本报讯(记者曹继军、颜维琦)“传播中国文化对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承担起培养翻译人才的历史使命。”在日前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上,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温建平表示。
温建平指出,高校翻译人才培养面临着挑战。高校现有翻译师资大多是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来的,翻译是作为上述专业一门课程,而不是作为一个自成一体的专业;由于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若非自己的研究领域或研究兴趣,往往也不会十分关注翻译学科的特点以及发展要求。
如何培养融通中外的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翻译人才?温建平认为,首先,要加强翻译师资队伍建设。在岗培训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最为常见的途径。其次,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鉴于目前翻译人才,特别是中译外人才短缺的现实情况,要坚持翻译能力培养本科四年不断线,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大汉英翻译教学的比重。最后,高校应发挥自身在翻译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培养出符合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具特色的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