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光绪十二年记载月食的文书。说起这件藏品,还真是运气使然。那是在数年前,我到天津出差。公事之余,便来到一处旧书市场淘宝。在翻阅一本纸张发黄的线装书时,发现书中居然夹了这张光绪年间的纸质文书。出于对收藏的敏感性,觉得此件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便花数百元买下。
经专家研判鉴定,确认此件为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预测光绪十三年月食并告知各地官府记录、行救护礼的纸质文书,亦是清天文学的一份珍贵的实物史料。文书质地为宣纸,长35.5厘米,宽36.8厘米。题为:“钦加同知衔赏戴蓝翎特用直隶州署理夏县正堂加五级纪录十次陆,为月食事”。正文部分文字为手写楷书,竖式排列,钤一方长与宽均为6.8厘米的满汉朱文的“夏县之印”印鉴。
经查阅资料得知,中国历代都有丰富的天象纪事。大约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对日食、月食现象进行了记载。“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是《诗经·小雅》中对发生在公元前776年8月21日月食的记载。这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比古埃及对月食的记载要早五十多年。我国不仅对日食、月食现象记录最早,而且早在1500多年前就能对月食进行准确的预报,敦煌文献《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历日至十二年历日》中有现知中国最早的月食预报材料,且推算相当精确,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观测的先进水平。明末清初之际由于西学东渐,清朝天文学的发达程度远胜于前朝历代,能够更准确地完成对月食的推算,在近代天文学上有其独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