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

    以工程与科技创新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

    作者:金振娅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2日 10版)
    CFP
    “海洋六号”起航赴太平洋科考 新华社

        我国拥有1.8万千米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疆,可以说是一个海洋大国,但目前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中国工程院于2011年7月启动了“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45位院士、300多位专家学者和管理部门经过两年多的系统研究,对海洋工程与科技的国内发展现状、国家的战略需求、国际发展趋势和启示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记者采访了项目组相关负责人,把研究成果介绍给公众。

     

    科技是海洋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开发海洋资源,工程装备与技术是必备手段。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和石油的需求量对外依赖度分别超过50%和70%,大部分金属资源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0%,食物来源及战略物资也捉襟见肘,而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化学资源,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的资源空间。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从浅海走向深海,从近海走向国际海域,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工程装备与技术已成为海洋资源开发、保障我国的资源和能源安全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

     

        发展海洋产业,依赖于工程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近年来,海洋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区,沿海各地纷纷探讨新的发展模式,引发了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大调整,我国海洋经济从产业结构、产出质量、空间布局、规划体系等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工程技术创新也有了更多的依赖。未来我国海洋产业将在能源、健康食品、淡水、矿产、高端装备、陆海关联工程和现代服务等方面获得新的发展,带动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

     

        建设海洋文明,工程与科技依然是基本支撑。随着海洋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提升,海洋在提供食物来源与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多种生态服务、防灾减灾和保障民生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维护海洋权益,工程与科技是坚强后盾。中国在深海大洋有广泛的国家利益,海上通道畅通涉及国家战略安全。为此,以海洋工程和科技为后盾,加强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在争议区域、公海大洋和南北极进行调查和宣示存在,保障海上战略通道畅通,对支持我国领土诉求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意义重大。

     

    世界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的趋势与启示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各国尤其是临海发达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海洋探测、海洋运载、海洋能源、海洋生物资源等工程技术的发展。纵观美、英、日、法等世界发达国家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的经验和趋势,我们得到一些重要启示:

     

        必须强化全民海洋意识。世界发达国家在实施海洋开发战略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开发方式正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开发海域从领海、毗邻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推进,开发内容由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中华民族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须彻底改变重陆轻海的传统意识,使全民树立新的海洋价值观、海洋国土观、海洋经济观。

     

        必须强化海洋科技创新。美国等发达国家海洋实力的不断提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科学和高新技术领域不断投入和创新,强化海洋科技的支撑作用,及时制定和实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我们必须加大海洋科技创新力度,建立国家海洋科技重大问题的协调机制,建立海洋科技开发和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重大海洋科学研究活动,大力培育优秀的海洋工程与科技人才。

     

        必须推进海洋高技术的产业化。发达国家不仅重视海洋油气、海洋旅游等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高度重视海洋高技术发展。我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海洋工程与科技,加速高技术产业化进程。

     

        必须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纵观国际海洋经济的发展历程,许多国家的海洋经济增长大都走了“先开发、后养护”和“先污染、后治理”之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海洋开发力度的提高,必须提倡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

     

        必须加强综合管理,完善法律法规。海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国家实行了有效的海洋综合管理模式。我国与许多国家一样,涉海部门众多,存在着管理分散、资源浪费、协调配合差等问题,只有健全综合管理体制,尤其是要建立和完善海洋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海洋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四大科技战略

     

        基于上述认识,项目组提出了 “以建设海洋工程技术强国为核心,支撑现代海洋产业快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2020年进入海洋工程与科技创新国家行列,2030年实现海洋工程技术强国建设基本目标”的阶段目标,以及四大战略任务:一是加快发展深远海及大洋的观测与探测的设施装备与技术,提高“知海”能力;二是加快发展海洋及极地资源开发工程装备与技术,提高“用海”能力;三是统筹协调陆海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护海”能力;四是以全球视野积极规划海洋事业发展,提高“管海”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项目组建议近期实施加快发展“两大计划”:

     

        首先,实施海洋工程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前沿技术,促进海洋工程和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包括以下几个分课题:

     

        水下观测系统工程科技创新专项。坚持寓军于民,军民兼用的原则,逐步整合并建成覆盖我国管辖海域、大洋及南北两极水下观测体系,实现多尺度、全方位、多要素、全天候、全自动的立体同步观测,构建海洋观测网,发展深海资源探测技术和海洋通用技术及其装备。

     

        海洋绿色运载装备工程科技创新专项。统筹民用开发与海洋维权、运输能力与综合制海需求,攻克海洋绿色运载装备相关的船型设计技术、节能减排的动力及推进技术、绿色环保配套设备等核心技术,形成海洋绿色运载装备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和综合保障体系。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科技创新专项。以深水能源开发需求为牵引,实施“132工程”,即建立1支深海船队、3个深海远程军民共建基地、1个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示范工程和1个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取样、试采工程,形成深水能源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体系,为走向世界深水大洋做好技术储备。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工程科技创新专项。遵循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拓展、高技术”三大发展战略,从群体资源、遗传资源和产物资源三个层面上,突破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提高海洋生物资源工程技术与装备水平,为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河口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科技创新专项。以入海河口及其毗邻海域为重点,通过开展陆源污染物排放控制工程、生态保护工程和海洋环境管理与保障工程三大类工程技术示范与建设,使海洋环境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为建立人海和谐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实现沿海地区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海洋岛礁开发与保护工程科技创新专项。围绕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依照海岛分类、分区开发与保护基本原则,以典型海岛、特殊区域海岛为重点,实施海岛开发与保护工程示范。启动南海岛礁开发与保护工程,突破离岸岛礁工程建设系列关键技术。探索符合海岛特点的综合管理体制和产业发展模式。

     

        其次,实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有助于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一计划包含以下6个子计划: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海洋能源及矿产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海洋装备制造与工程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海洋物流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海洋旅游产业发展推进计划。

     

        (本报记者金振娅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