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9日 星期二

    “先手棋”激发市场大活力

    ——我国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述评

    作者:本报记者 陈晨 郑北鹰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9日 01版)

        6月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这张全国统一的“身份证”,啃下了行政壁垒和信用缺失的两大商事制度改革的“硬骨头”,商事制度改革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改革向深水区迈进。这一年的3月1日,商事制度改革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作为简政放权的“先手棋”、深化改革的“先锋官”,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释放了市场蕴含的活力。

     

        “一子落而满盘活”,当前,商事制度改革将进一步坚定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为全面深化改革按下快进键。

     

    宽进: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增长

     

        从北京某著名高校研究生毕业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李博一直供职于一家医药类国企。去年我国实行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对李博来说是场正合心意的“意外”,积蓄已久的他选择辞职创业,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首次出资比例等限制,降低创立公司的资金成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改革最大限度地为投资主体松绑,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2014年3月1日至今年5月底,全国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达1.06万户,而在改革前,这一数字为7000户左右。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只是商事制度改革迈出的第一步,流程简化、审批“瘦身”,商事制度改革蹄疾而步稳:

     

        去年以来,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原来的226项缩减为34项。企业在申请设立登记时需要提交的前置审批文件较改革前减少了85%。

     

        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实施“一照三号”,企业从登记注册到领取营业执照的时间从改革前的平均26天缩短到14天,在“一照一码”试点地区,这一时间被缩短到3-5天。

     

        “商事制度改革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百姓经商兴业的第一道门改起,降低门槛、放松管制,激发了大众创造力和市场经济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表示。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是对改革成绩的最好注解。去年3月1日到今年5月底,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691.1万户,其中,企业485.4万户,个体工商户1170.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5.5万户。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264万户,同比增长14.3%。其中,企业1959.4万户,同比增长20.9%,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

     

    转型:产业优化缓解就业压力

     

        在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任务。商事制度改革,为全国产业结构调整注入巨大活力,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

     

        去年3月1日到今年5月底,新登记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2.8%,明显高于第二产业23.9%的增幅,第三产业企业占所有企业比重提高到了79%。

     

        与此同时,改革对现代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新兴服务业增长迅速。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了110%、93.7%、85%、64.8%。

     

        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陈敦认为,服务业大量增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将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向经济持续发展的红利转变。

     

        通过改革,新设企业大量增长,发挥了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效果。人社部资料显示,由于工商登记、金融支持等便利化措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势头良好,2014年新登记注册的大学生创业者达47.8万人,比上年增长33.3%,比16~30岁青年创业者高17.9个百分点。

     

    严管: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

     

        市场主体“宽进”之后如何“严管”,考验着改革决策者与实践者的勇气和智慧。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实行后,《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也于去年10月1日起正式实行。该《条例》突出了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市场主体“严管”工作紧随“宽进”脚步跟进到位。

     

        《条例》实施后,企业按照《条例》的规定公示年报和即时信息的数量都平稳增加。“今年3月份,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页面访问量已经超过13亿人次,目前公示系统的访问量每天将近1600万人次。”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看来,以前企业经营行为向政府监管部门负责,现在要向社会承诺、向社会负责,商事制度改革带动了社会诚信意识的增强。

     

        张茅表示,今年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实现对市场主体的“智能”监管,推进社会共治的信用监管体系,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本报记者 陈晨 郑北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