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要把奉献的主题贯彻到底

    作者: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协名誉主席 白淑湘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6日 08版)

        舞剧要靠人物塑造来反映生活,《戈壁青春》在这一点上令人感动,因为剧中塑造的几个人物:建国、红柳、老连长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戈壁青春》整部舞剧对比手法十分强烈。特别是用舞剧表现手法来呈现兵团60年的发展历史,这本身就很新颖。舞台上,建国参军时,一个舞台两个场景同时出现,这种编排,彰显青春、激情,在规定场地表现了百万青年人参军这样一个大场景。老连长的出现很有分量,他代表了一代军垦人的形象,有种传承的感觉。特别是建国来到兵团戈壁后,几个大型的群舞,对比手法很突出,梦中和现实环境的对比,都令人耳目一新。几个劳动集体舞蹈,很接地气,可以看出创作团队是下了大功夫的,是创作者从生活中发掘出来的艺术精品。胡杨树的移动非常震撼,想象力太丰富了,与剧情很贴切、很真实。因为舞台美术是为剧情服务的,多层次多时空的对比,在一个舞台平面上同时展示,说明编导能力很强。

        我想提两点。一是舞蹈编排应该根据人物情感的发展。比如在医务室那段双人舞上,一上来就把感情推到了最高潮,这样不好。中国人对情感的表达要有一种逐渐发展的过程,慢慢达到高潮,要有情感发展过程。二是塑造人物要符合现实生活。我们常说典型人物要有典型性格,现在剧中有些情节和人物设计还需要探讨完善。老连长这个形象没有树立起来,有些太简单化了,应该增加他的分量,发挥大家的想象力,挖出这部舞剧潜在的正能量。

        感谢兵团,感谢兵团歌舞剧团的创作人员,为我们奉献了这样一部好的舞剧。希望你们坚持自己的路,把舞剧在新疆、西北地区传播下去。我们要有高原,但更要有高峰。舞剧人物塑造好了,就能站得住脚,常立舞台。因为我们从这部舞剧中看到了兵团精神,看到了几代兵团人扎根新疆,让荒漠变成绿洲的真实画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