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域外传真

    牛津大学发现一处17世纪女性墓葬

    作者:徐力恒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6日 11版)
    墓地里发现的两枚十七世纪银币

        英国不少高校拥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牛津和剑桥等中世纪时期成立的学校,其大学所在地从中古以来就有城市和聚落,人类活动和历史记载也从未间断。因此,每当大学兴建新楼或进行修葺时,往往先进行考古发掘,抢救当地的文物。根据英国媒体5月份的报道,牛津大学圣十字学院在今年3月的建筑工程中便发掘出一座17世纪英国内战时期年轻女子的墓葬,其死因引起了考古学者和历史学家的猜测。

        圣十字学院是英国牛津大学30多个学院中学生人数最少、也是最新的学院之一,只招收研究生。该学院1965年创立,1981年搬入牛津城里的现址。在此次的考古发现中,年轻女子的死因目前尚未确定,不过可从各种蛛丝马迹中进行一些推断。从骨骼可以推测出,她是18~23岁去世的。从墓葬的状况来看,尸体不是草草入土的,而是被小心地包裹起来。女子身形扭曲,可能意味着她在病床上死去。当时传染病流行,所以她有可能因患上疫病去世。彼时英国正处于内战时期,从伦敦逃亡出来的查理一世国王把牛津作为其临时王宫所在地,达3年之久。议会军为了讨伐王党,3次包围牛津城,使得城里生活环境非常恶劣,曾发生斑疹伤寒暴发的现象。该教区教堂曾有记载,伤寒的暴发中有200人在教堂的墓地里下葬。

        该女子的遗骸旁边还有两枚银币,反映出其经济状况并不差。根据牛津大学教会史教授德默·麦可洛克的说法,其中一枚银币是查理一世时期铸造的,据此可以确定这位女子具体的下葬时间是在议会派于1646年攻下牛津之前。这两枚银币本应放在女子的眼帘上,当时人认为这样做可以防止尸体肌肉僵硬挛缩,也避免了人们被死者“看到”所带来的噩运。

        该墓葬所在地在17世纪还不是圣十字学院的院址,而是与12世纪英王亨利一世的行宫旧址毗邻。根据现存的1675年牛津城地图,墓葬当时是一座大住宅的后院。这也让学者非常好奇,因为当时一般人都在教堂下葬,该女子却被埋葬在一个后院里。为了查证其究竟是怎么去世的,研究人员计划对尸体骨骼进行分析,查找其中是否带有疾病病原。除了这位女子的墓葬以外,此次圣十字学院的发掘还找到了18、19世纪的建筑、水井和花园的遗存。(徐力恒 编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