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兵团的艺术创作应有自己的“心”

    作者: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 韩子勇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6日 08版)

        看了兵团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舞剧《戈壁青春》,感到很激动,用三个词来概括。

        一是“粮食”。老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除了满足生理上的粮食需要外,还需要心理上的“粮食”。兵团抓住这个主题,是明智的。因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兵团的历史就是一部屯垦戍边史,兵团的文艺创作立足屯垦戍边这个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创作是非常成功的。自汉代以来的屯垦史,对我们国家有很深的影响。屯垦戍边的过程,也是文化交融的过程。这些历史过程使我们有了非常丰富的精神宝库,文学艺术创作应该从这个宝库中找灵感、找价值、找源泉。舞剧《戈壁青春》的创作演出成功,说明兵团舞台艺术创作导向有了方向感。我们始终要记住一点,不妄自菲薄,不要认为自己熟悉的、经常接触的兵团生活没有艺术性。艺术因生活而发,因心而发,兵团的艺术创作就应该这样,有自己的“心”

        第二个词是“家园”。传统优秀的文化应该弘扬,精神家园走得再远也不应该忘了回家的路。多年来,我们总拿西方的价值来衡量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怎么能用外来的文化来衡量?所以说,兵团的文艺创作要有自身的价值自信,这样才能接过老连长手中的锄头,不让血脉断流。舞剧《戈壁青春》有这个意思。

        第三个词是“大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兼容包蓄,不管有多少区域、地域、民族,都必须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文化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十分重要。当年兵团组成人员大部分来自内地,他们在来到新疆屯垦戍边的同时,也把中华文化带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带到了新疆这片土地,这让兵团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优秀文化的代表,代表了新疆文学艺术创作的水准,更代表了新疆文学艺术的高峰。兵团文艺创作不要忘了与源源不断的中原文化的血脉联系,表现好这些方面,才能实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一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作品,更是有价值的。精雕细刻,反复修改认真打磨,就一定能把舞剧《戈壁青春》打造成艺术精品。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