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孔望山的传奇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的生态故事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6日 02版)

        孔望山位于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境内,因公元前孔子登临此山远眺大海,准备向东夷人传播礼乐而闻名。记者近日去连云港采访,如诗如画的美景和底蕴深厚的历史典故让人沉醉,新海州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也令人震撼。

     

    孔望山与海上丝绸之路

     

        在国家出台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海上丝绸之路,孔望山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孔望山摩崖石刻佛教造像比敦煌莫高窟早2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为之题诗:“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这首诗印证了佛教从海上丝绸之路经孔望山传入中国的历史。1988年,孔望山摩崖石刻成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起来,那时连云港是连接大唐和新罗、日本的重要城市,孔望山也是往来贸易的歇脚点。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连云港承担了全国50%以上的新亚欧大陆桥过境运输业务,作为主城区的海州也应大有所为。”海州区委书记王立斌告诉记者,为打通交通枢纽,海州加快连盐铁路、连淮杨镇铁路、青连铁路的沿线建设,还大力发展物流园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整合资源,开拓市场。

     

        擅弈者谋势。这座苏北古城正在机遇中崛起。

     

    孔望山与新海州

     

        登上山头,孔子的雕像映入眼帘,银须飘动的孔夫子凝望大海,身旁随侍的两名弟子,也随着圣人目光向远处眺望。据传,孔子来到郯国传授礼乐,登此山时看见山下螃蟹挥螯,认为这些螃蟹正在向他挥手致敬,留下一句“此处螃蟹都如此有礼,我还能说什么呢?”便起身回鲁国。

     

        站在孔夫子石像前,王立斌有些激动:“连云港旧称海州,后来设连云港市,成立海州区,两年前又将连云港市的主城区新浦正式划归海州区,成立新海州。新海州面积约7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3万。”顺着王立斌所指的方向,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满目葱绿,精致的别墅整齐划一,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

     

        王立斌说,在文化传承中,海州人探索出了更为深刻的“礼数”:与自然和谐共处。

     

        从20世纪90年代起,海州就主动关停搬迁城区河周边30多家高污染企业,累计清淤800万方,同时全面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并为保护城内河湖立规。今年,海州计划完成造林面积8000亩,山体绿化及林相改造5800亩,真正实现让大山披上绿袍,还百姓“绿水青山”。

     

        坚持走绿色崛起道路,海州经济发展并未减缓。2014年,全区生产总值达209.5亿元,年增长8.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2%、12.5%。

     

        海州这种“生态至上”的发展思路让记者由衷赞叹: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不正是对孔子礼乐文化的坚守吗?这种与自然共存的理念,应融入每座城市的发展智慧之中。

     

    绿色回报孔望山

     

        王立斌说,在今年上海项目签约恳谈会上,海州区集中签约项目9个,吸引投资总额达90亿元。

     

        “一座苏北小城的主城区,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多亏海州优质的生态资源。”王立斌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同样是赚100块钱,在苏南需要用70块钱来治理环境,而在海州赚的钱全部都能装进腰包。

     

        原来,为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凡威胁生态环境的项目,海州历来不予引进。前不久,浙江温岭的客商带着投资5000万元的大理石深加工项目来到海州,因不符合生态产业规划被区政府婉拒。同时,海州还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和乡村环境长效管护网络“四个全覆盖”。

     

        绿水青山守住了,金山银山也悄然来临。近5年,全国各地游客纷纷涌向海州,游客由98万人增加到500万人,旅游收入由5.78亿元提高到28亿元。

     

        “生态红利”提升着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王立斌告诉记者,海州首创“生态健身”,在大自然中建城市“十五分钟健身圈”和乡村“1.5公里文化圈”,爬山、徒步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新选择。

     

        孔望山山脚下的古城楼周边的现代建筑都很低,王立斌解释说“为保护古城风貌,政府规划用地,硬是把地基向下打深5米,也不让开发商把住房建得比古城高。”(本报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