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生态屏障”,具有水源涵养、牧业生产、生物多样性维持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但是,当前青藏高原的草地退化不仅威胁到源头的生态安全,还严重威胁到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近20年来,我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退化高寒生态恢复工作。
2011年10月,在成功申请到环境保护部环保公益项目“高寒荒漠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和综合管理研究”时,我喜忧参半。喜的是能够得到国家项目经费的支持,在中国著名的“四大无人区”之一、被誉为“天然实验室”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开展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忧的是以前该区的研究工作积累甚少,加之当地自然环境严酷、交通设施落后,科研工作充满挑战,项目研究方案的落实前途未卜。三年来,我和项目团队20多人克服重重困难,先后7次深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无人区”,亲历了高原缺氧反应的痛苦,遭遇了沼泽地多次陷车的困境,感受了野外宿营时缺水少粮的艰辛,甚至经历过野牦牛攻击时的惊吓和面对高原荒漠无路可循的恐慌。但是,在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常年秉承的“氧气吃不饱,工作精神饱;苦干不苦熬,高原写春秋”的精神鼓舞下,我们成功实施了研究方案,获取了数以千计的第一手实验数据,采集了数百份动植物标本和土壤样品,形成了数十篇科研论文和研究报告。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联合科研部门、管理部门、技术推广部门等,发动政府部门、科技社团、农牧民群众、非政府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保护和治理。
此外,因为青藏高原的农牧民群众是全球变化的直接感受者和应对者,所以管理部门在政策制订过程中应该注意汲取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方法,并将其融入政策制订和技术推广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
对下游民众来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好坏与生存环境质量息息相关,保护它,就是在保护自己的美好生活。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不购买皮草等珍稀动植物制品,不食用冬虫夏草等珍稀动植物保健品。其实,冬虫夏草的药用和营养价值被商业集团夸大,在盛产虫草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人们大肆挖采,不但导致虫草资源枯竭,而且使本来就稀疏的植被遭受破坏,极易引起水土流失、草地退化甚至沙化。
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低碳生活要从一点一滴践行。我们可以减少粮食浪费。要知道每节约0.5千克粮食,就可以减排几乎相同重量的二氧化碳。我们可以减少衣物浪费。平均每生产一件衣服会排放6.4千克二氧化碳,我们不妨算算自己的衣柜里装着多少吨“碳”。我们可以努力节电节水,不用时及时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每次可节水170升,同时减少等量的污水排放,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1千克。我们可以低碳出行,去8千米以外的地方选择乘坐轨道交通,比起乘坐小汽车能减少1.7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野牦牛在草地上采食,藏羚羊在荒野上追逐,金雕在远处盘旋,小溪缓缓流淌……在阿尔金山保护区卡尔墩管护站开展样地调查工作的一个清晨,我在野外静观这一切。这是大自然造就的一幅旷美、绮丽的画卷,是野生动物生态位自然分化的真实写照。人类不应改变这幅画卷上完美的生态位分化,打破这份宁静、自然、和谐与美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我们需要的幸福和美好。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本报通讯员段天圯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