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车明天早上经过金鸡湖大道,谁搭车啊?”
“本周日晚上组织家庭影院,开始接受报名啦!”
6月1日晚8点30分,苏州工业园区湖东社区第五元素小区的业主QQ群里,充满浓厚的“人情味儿”。“通过QQ群等网络平台的熟识,如今,业主们已从虚拟走到现实,形成了关爱、分享、互助、欢乐的‘邻里文化’。”第五元素社区委员会主任朱惠贞说。
在钢筋混凝土时代,“门对门的遥远距离”是都市邻里关系的真实写照,可第五元素小区缘何其乐融融?苏州工业园区湖东社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唐冬云告诉记者,网络社区的打造,是核心所在。“网络的交互性、快捷性,让兴趣爱好相投的群体,实现了信息交流、资源分享的便利,最终达到人际的互动。”
其实,建设网络社区,湖东也有些“无可奈何”,辖区内常住人口8.4万,其中,“新苏州人”占了大约70%,居民平均年龄33岁。“居民多为企业白领,白天工作就很忙了,哪来的闲情逸致去关注宣传栏、海报等传统信息平台?”
“现在,很多小区都有业主的QQ群,但要让它发挥作用,还得跟着居民的需求走。”朱惠贞告诉记者,当初,QQ群刚建好的时候,业主有几百人,但说话的不多。一次,我们在他们的交谈中发现,很多人对装修感兴趣。于是,社委会就策划了一次去上海宜家团购家居的活动。从那以后,居民们串门、相约出游就慢慢多了起来,QQ群也渐渐热闹了起来。
从2007年第一批业主入住至今,第五元素社委会的活动重心实现了从“装修—孕妇关怀—育儿”的转变,正好与业主生活的轨迹相一致。而通过线上线下的“串门”互动,小区内成功组建起了V5摄影小组、5S爱心维修队、“知心”心理咨询师团队等年轻志愿者组织,互帮互助,业主们相处得就像一家人。
“伴随着青年群体对移动客户端的热衷,社区已经打造起微信公众号网络社区平台,不仅设置了信息发布、社区活动报名等板块,还将推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朱惠贞告诉记者,以后,要是某个业主下水管坏了,便可在平台上发布维修需求,小区内有工具、懂维修的业主便可接单,发布需求的业主会以志愿积分的形式给予相应的回馈,而积分可到社委会换取实物奖励。“这样的模式,物质上的实惠虽然少,但邻里间熟悉了。”
“网络社区的搭建,使得居民更加便利地了解到社区的服务功能与社区文化,更容易让居民形成共鸣,从而从陌生到熟悉,从被动到主动,开始逐渐走出小家,来到社区大家。”在苏州工业园区社会管理局社区建设处副处长鲁晓辉看来,网络社区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能提升青年外来群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凝聚起五湖四海的年轻力量,为园区的持久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青年公社是园区首座流动人口居住小区,居住着120家大型企业的1.4万名员工,流动人口约占93%。来自陕西渭南的王雨是青年公社的一员。在三星集团上班的她,想自考本科,但是英语是她的薄弱项,又没时间上培训课。
“我对计算机比较在行,可以解决电脑的疑难杂症,看到公社的‘流动人口之家’QQ群里推出的技能交换项目,我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群里发了个消息。”让王雨没想到的是,一个消息瞬间激起了千层浪,众多“Q友”表示自己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可以帮助她,并推荐了若干不错的英语视听教材。“大家相处得好似认识多年的老友。平时,我还会做臊子面,邀请‘Q友’聚会解馋。”(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许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