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4日 星期四

    打造特色专业 做好人才培养“大文章”

    ——山东工商学院建校30周年人才培养发展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刘海军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4日 06版)

        陈永军是山东工商学院2013届毕业生。早在大三时,陈永军就依托学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创办了烟台创梦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两年后,又成立了烟台果来果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电商销售原产地时令水果。

     

        像陈永军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山东工商学院里还有许多。从有特色的创业教育出发,山东工商学院建校30年来立足实际,倾力打造特色专业建设,并专注于人才资源建设,打出了一张张有特色的“牌”,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大文章”,融入地方实现共赢。

     

    构建独具特色的“三四三”创业教育框架

     

        近年来,山东工商学院不断重视和加强创业教育,初步建立起“理念、制度、资源三位一体”,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知识传授、创业技能提升和创业项目孵化的四层次创业教育体系,“文化、课程、实践三个平台”的“三四三”创业教育基本框架。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建4年来,先后孵化出37家自主创业企业,涌现出许多创业“明星”。

     

        山东创业之星张强、被誉为“创业先锋”的陈永军等一批毕业于山东工商学院的企业高管、创业能人都受益于这所学校的特色创业教育。山东工商学院也因此获得了“CEO摇篮”的美称。

     

        有选择创业的毕业生说,母校给予自己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创新创业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工作方面,甚至在生活方面都有很深刻的意义”。

     

    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这篇“大文章”

     

        这种深耕细作的理念不仅仅体现在创业教育上。该校认为,学科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支撑,只有在局部和某些领域上实现超越,并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为形成一批有鲜明特色的重点学科,学校出台了《山东工商学院关于全面推进“特色兴校”战略意见》,提出要在本学科领域和山东省形成具有较大影响与知名度的煤炭经济研究和半岛经济研究优势与特色。同时,实施“跨学科计划”,不断发展和丰富特色学科、特色研究内涵,不断推进研究方法创新,用多学科知识联合攻关。

     

        山东工商学院将人才资源作为学校的“第一资源”,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提高办学水平的头等大事来抓。为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制高点”的作用,山东工商学院创新人才引进管理模式,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启动“凤凰人才工程”,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政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们要打好应用型人才这张‘牌’,做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这篇‘大文章’。”山东工商学院领导总结了30年来山东工商学院特色育人的核心。

     

    用思想引领学生成才

     

        为了培养学生不惧风雨、抵御风险的能力,山东工商学院通过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利用身边典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激励学生追逐青春梦想。

     

        打造“道德讲堂”,倡导向上向善,校园里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和品学兼优、自强不息的优秀学生典型。南刚志老师带动学生成立的烟台市第一支校园无偿捐献血小板应急服务队,阵容不断扩大,随时待命出发;关键时刻敢于担当的孙楠同学和舍己救人的龚钰犇同学,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这些道德楷模和无私善举传递着正能量,营造了校园崇礼向善的浓郁氛围。

     

        学院每年组织20余项校园文化活动,每年的活动约有16000人次参与,在活动中,学生自信、友善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展现了学院良好的育人质量。

     

        据统计,西部志愿服务计划实施十年来,学院共选派152名毕业生到新疆、青海等地参与志愿服务,其中60余名同学通过创业、考取公务员等方式扎根在边疆,成为当地一支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

     

        30个春华秋实,30载砥砺进取。莘莘学子在这里把知识、人生诠释得多姿多彩,又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坚信,盛开在胶东大地上的这朵文明之花,一定会愈开愈艳。(本报记者 朱振国 通讯员 刘海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