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四川,仍然保留着诸多与诸葛亮有关的传奇。
盘点成都各处的“诸葛亮”
成都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都城,留下了丰富的三国遗迹,其中驰名海内外的“三国圣地”,就是纪念诸葛亮的成都武侯祠。其实,除了武侯祠,四川的地名、街名,涉及诸葛亮的还有很多。
据《元和志》记载,诸葛亮晚年旧居位于广都县南十九里,又有旧居在双流县东北八十八里,今谓之葛陌。“老百姓为纪念他,将此地称为葛陌村,经过多次的管辖区域调整,现在的葛陌村,已改名为四川省双流县东升街道葛陌社区。”双流县文联副主席、文史学专家陈伟芳介绍,当时,诸葛亮在这里有薄田十五顷,桑八百株,可以说,他从政清廉,没有什么家产。
“现在成都的老南门大桥(也称万里桥),最早被称为夷里桥,因当年诸葛亮为南征部下在锦江夷里桥践行说,万里之行始于桥下。万里桥由此而得名。”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梅铮铮介绍。
当年郫江堤经常被河水冲垮,百姓深受其害。诸葛亮组织沿府河西岸修建全长约10华里的堤坝。宋初,蜀人出于对诸葛亮的敬仰,将九里堤称作诸葛堤,清代中叶以后至今通称为九里堤。如今,九里堤遗址是成都市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三国文化历史遗存以及水利知识教育基地。
正在消失的三国遗迹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了南中叛乱。此事见于《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书。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凉山州博物馆考察合作,重走诸葛亮南征路,考察团通过与当地学者座谈,获得了不少珍贵资料。
凉山州昭觉县文管所所长俄必解放介绍,四开军屯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境内。四开军屯现场还存有许多汉砖、汉瓦的残块,有专家分析,四开军屯遗址应系当年蜀汉军队驻军遗址。
通过考察,诸葛亮南征路上的遗迹和以诸葛亮命名的地方较为常见。宜宾市境内的丞相祠,是宋朝时为纪念诸葛亮南征修建。明朝时,知府胡沣又复建。目前能见到的丞相祠,是1999年在保存当年原貌基础上翻修重建的。目前,宜宾市境内现存的点将台、洗马池、观斗山、海龙寺等一大批与诸葛亮有关的地方,目前尚有存留,个别地方还保存较为完好。
专家们在考察后得出结论,诸葛亮是千年来西南地区百姓心中的“神”,许多与诸葛亮无关的遗迹,老百姓也都喜欢用他来命名,他在西南地区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位古人,西南各民族对他的怀念、爱戴根源在于他治理的政策。
遗憾的是,不少遗迹由于年久失修、城市建设等种种原因,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梅铮铮介绍,根据史料,八阵图有三处记载,一处是重庆奉节县内,现因三峡蓄水已淹没;二处是在陕西省的勉县,已没有遗迹;三处是在成都的青白江区,根据记载,原来有64磊,因城市扩充,目前还保留6磊,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虽然青白江的八阵图只有6磊,但对于研究三国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的关索城,相传为关索随诸葛亮南征时,为娶鲍三娘而修建的城池,现已无任何遗迹;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孙水河大桥东侧“哑泉”,相传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士兵饮此水,皆哑。后人立碑“禁止哑泉,此水不可饮”。原碑模糊,清道光十一年,碑重立,现已不见。梳理这些正在消失的历史遗迹,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馆业务副馆长罗开玉认为,“诸葛南征的途中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如果有可能,以诸葛亮南征路线为主题,跨区域组建几条文化旅游路线,对于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三国遗迹的保护也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本报通讯员 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