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一到阴雨天,南京长江南岸上空就弥漫着刺鼻的异味,居民饱受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之苦。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空气清新,树木葱茏,鸟语花香。这一切都离不开“环保斗士”陆鹏宇。
黝黑的皮肤,憨厚的笑容,一身沾满油污的蓝色工装,这是记者对金陵石化安全环保副总监陆鹏宇的第一印象。“不是企业治理污染,就是污染消灭企业!”25年来,陆鹏宇一直走在企业环保的长征路上,被评为“感动石化”十大人物之一。
把环保当成“命根子”
1990年,陆鹏宇来到金陵石化公司,成为一名普通技术员。3年后,公司发生“油罐失火重大事故”,对长江水质以及大气造成严重污染,这让他认识到“企业安全环保工作是头等大事”。
从那以后,陆鹏宇把环保当成了“命根子”。
他设计出100多个环保方案,并制作成能够实施环保数据监测的“环保地图”,陆鹏宇告诉记者:“有了‘环保地图’,在手机上就可以查询到每个动态环保数据,稍有异常就会发出‘命令’。”
“去年夏天,一场瓢泼大雨让长江边罐区呼吸气发生泄漏,接收到‘环保地图’的警报,陆鹏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同事汪康回忆,他一步一步挪向罐区,拿起扳钳拧紧呼吸阀,浑身上下都被雨水浸透。“多亏他及时赶到,避免了大范围的污染。”
“一百多个环保方案,是一百多本写满敬业精神的书。日复一日,扶犁深耕。每一个脚印,就是一句誓言。”正如“感动石化”给予陆鹏宇的颁奖词:“他用一瓶水的清澈,引出了一江水的甘甜。呵护长江,就是呵护百姓。他怀揣碧水蓝天梦,他行动在路上。”
舍小家顾大家
2008年,金陵石化启动18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这是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战略项目,关乎企业前途和数千职工的命运。陆鹏宇主动扛起重任,带领团队赴上海没日没夜地开始项目环评。
然而,最让陆鹏宇放心不下的,是家中从小就患有脑瘤的儿子。“儿子的病一直是他心头的痛。”妻子董萍告诉记者,丈夫在上海时,儿子病情恶化送往北京治疗,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在上海、北京、南京三地来回跑。
祸不单行。2008年,妻子被诊断患上肠癌,送进了北京协和医院重症监护室。“这是我第一次体味到与亲人生死一线的绝望和恐惧。”说到这里,陆鹏宇的眼泪落了下来,那段时间奔波于妻子和儿子所处的两家医院,陪伴他的是一张行军床。每次离开时,他都紧紧握着儿子或妻子的手,不舍得松开。
这时,离环评申报最后的日期也越来越近了,陆鹏宇忍痛将妻儿托付给亲友,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经过一年的奋斗,陆鹏宇带领团队完成了几十万字的环评报告。在项目审查会上,专家组认为数据可靠、分析严谨,结论可信,一致认可了这个项目。
第二天,传来噩耗:儿子走了。
油品升级成功了,江苏长江沿线因绿色汽油实现了大气减排。但陆鹏宇的心中却五味杂陈:“我多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儿子,可他却没能再等一等。”
从一个人的奋斗到一群人的坚守
陆鹏宇的环保理念和奉献精神,从一个人传递到一群人。金陵石化职工仲萍芳告诉记者:“陆鹏宇近两年撰写的宣讲材料达60多份,每份有70多页,仅PPT就做了50多个版本,他的这份执着令人敬佩。”
长江沿岸一批小化工厂经常乱排乱放,还将责任推给金陵石化。为了洗清“冤屈”,陆鹏宇和同事“蹲点”梳理排查,汇总制作《金陵石化公司及周边大气环境情况》的册子,并将这份材料上报市环保局。南京市环境综合整治中,将周边这些企业列入限期整改与关停的行列。
每当暴风雨来临时,金陵石化的员工都争着往外跑,检查清污分流和含油污水井封堵情况,更有环保人员几天几夜不回家,值守现场。
从一个人的奋斗到一群人的坚守,“绿色环保”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每个企业员工心中。如今,金陵石化已成为江苏省的“环保示范企业”,陆鹏宇的碧海蓝天梦也呈现出清晰的轮廓。(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赵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