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3日 星期三

    创业创新·难点求解

    农民能不能搞科研?

    ——民间科研体制改革再探

    作者:本报记者 龙军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03日 04版)

        2014年4月28日,本报5版刊出《谁来帮民间发明人一把?——湖南耒阳农民龙彪的发明之路引发的思考》,讲述湖南耒阳城郊农民龙彪数十年如一日醉心科研、甚至不惜变卖家产从事煤炉研究的事。现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之下,如何破解民间科研难题、激发万众创新的活力?记者再次进行了调查采访。

     

    “我的梦想快要实现了”

     

        “我现在在为深圳市润唐生活电器有限公司做研究工作。目前,为公司设计了全自动洗碗机、真空低温油炸锅等产品,并已试验成功。现在,这些产品都已申请了发明专利,又做好了样机,准备做更进一步的试验。”记者再次采访龙彪,他聊起了自己的现状。

     

        深圳市润唐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汉辉了解龙彪的事迹后,主动聘请龙彪到公司工作。2014年7月,龙彪离开老家耒阳,来到深圳上班。每周工作5天,每月工资3500元。

     

        有了稳定的收入,龙彪的发明创造之路走得越来越顺畅。除了为公司研发产品,龙彪还利用业余时间继续从事自己的发明创造。2014年,龙彪先后获得了3项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为了支持龙彪的发明创造,湖南省耒阳市科技局为龙彪减免了这5项专利的申请费8800元。龙彪高兴地说:“我的梦想是要让自己的发明创造进入市场,真正造福社会和老百姓。现在,很多网站上有我发明创造的事迹,找我谈合作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了。有了各方的关注和帮助,我的梦想快要实现了。”

     

        今年,龙彪又有了一项新的发明——多用双向海潮发电机。龙彪介绍说:“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一种多用双向海潮发电机,它不但可以利用海潮海浪发电,而且还能利用江河的激流发电,并不需要在大海边围堰,也不需要在江河中筑坝,只需在大海边和江河中立一个凹斗形水泥墩就能装机发电。”

     

        目前,龙彪的多用双向海潮发电机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我只需借钱做个样机试给客户看就成功了。”龙彪说。

     

    “民间科研力量不应被忽视”

     

        类似龙彪这样的民间科研工作者,在全国还有不少。

     

        研究资料表明,世界钢材消耗的45%是被摩擦磨损消耗掉的,来自天津的民间发明家白松浩,在破解这一难题上作出了贡献:他历经25年刻苦攻关,先后研制出塑料合金、陶瓷、碳化硅等一系列超耐磨材料,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部分耐磨材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河南农民吕平安,在自己承包的责任田里先后培育出10多个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目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亿多亩,增产小麦70多亿公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民间科研力量不应被忽视。”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鹿大汉说,“探寻民间科研工作者的成功之路,不难发现其中的‘秘诀’:他们大多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去研究,乐此不疲,敢于坐冷板凳;都能够长期坚持,无论遇到经费断绝、还是他人的冷嘲热讽,从不动摇;他们的科研选题大都来源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容易被市场接受、满足现实需求。这些经验,对全国的科研工作也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鹿大汉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也大幅度提高,为民间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我国民间科研形势可喜:民营企业和民营科研机构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快速提升,个别民间科研机构已经能够承担一些重大科研题目,有的成果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个人的发明创造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质量也在迅速提升。

     

    “要为民间科研打开一扇门”

     

        目前,我国的科研队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力量,一个是体制内的各级科研单位,另一个是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的科研团队。科研单位每年都会有科研经费,通过立项申请获得。大型民营企业的科研,也有企业的利润来保证研发经费。

     

        “难就难在像龙彪这样的民间科研个体户,尤其像他们都还是农民,真是砸锅卖铁搞科研。”鹿大汉表示,由于一些成果还不是很成熟,加上长期存在的偏见,许多部门和专家对民间科研工作者和研究机构看不上眼,导致他们在申报政府的科研课题立项时挂不上号,科研成果转化时得不到支持,民间科研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们要为民间科研打开一扇门。”鹿大汉认为,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我们理应给民间科研更多宽容、更多支持,要允许他们的失败。无数事实说明,民间科研已成为国家科研活动的有益补充,是我国科技事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担任公职的各领域专家,都应该对民间科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在科研立项、经费支持、成果转化、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应有的扶持,让民间的创新思想和能量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报记者 龙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