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可口可乐中国联合四川省妇女发展基金会创办的两所“妈妈家”社区发展和服务中心在四川省乐山市落成。由此,四川省已建立4个“妈妈家”,每年可直接为超过5万名社区妇女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有效推动当地社区内社会效应和家庭经济效应的齐头并进,成为创新社会综合治理的新典范。
“妈妈家”让留守妇女重拾自信
家庭是幸福的据点,营造一个和谐、快乐、幸福、美满的家庭,成为社会每个人一生中重要的任务和责任。而女性作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稳定因素,在今天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城市扩张与发展,大量城乡结合部的新型社区快速形成,社区里有当地返迁农民、城市搬迁出来的居民、商购住房到此的外来移民,以及大量来此谋生的商贩、打工者等流动人员。不同的生活背景与习惯,复杂的构成,如同新组建的一个巨大家庭,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情基础、交流不畅、信任缺失,易导致诸多社会矛盾。”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国英指出。
于是,“妈妈家”应运而生。“妈妈家”社区发展和服务中心是中国首个“政府主导、公益组织运营、社会企业参与”的创新社会公益项目。该项目顺应四川灾后重建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着眼长期持续提升妇女综合素质和社区服务技能,打造妇女就近服务社区、服务家庭的良性经济循环体系。
2014年3月6日,第一个“妈妈家”在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中坝社区正式启用。通过“妈妈家”的牵线搭桥,很多留守妇女重拾自信,找到了社区的归属感,也获得了更多的收入。
秦国英表示,女性是承接社区和家庭的桥梁,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妇女的经济独立、素养提升不仅是家庭幸福的保障,更直接关联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妈妈家’区别于简单资助型公益项目,它围绕女性,联结家庭,服务社区,激发女性力量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为扶持妇女就业和社区综合治理探索出了一个创新模式,我们期待它能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有效补充。
“最美家庭”分享亲情故事
最近,家住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中坝社区中坝小区的李群芳格外忙碌,她不再是忙打麻将,而是忙着上课。人到中年还能重新走进教室,这一切都得益于“妈妈家”社区发展和服务中心。
与李群芳一样走进“妈妈家”而开启生活一片新天地的还有魏容,她在照顾孩子之余每天到“妈妈家”免费学习蜀绣。半年下来,她的作品一幅能卖几千块,她正憧憬着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蜀绣大师。
政府提供场地、设施等硬件条件,企业负责运营管理,社会志愿者提供技术培训,各类组织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机互动,不仅激发了文化创新能力,为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增光添彩,而且更为社会治理闯出一条新路径。
在中坝社区“妈妈家”服务中心另一活动区域,来自苏坡街道各社区的60余名学员正在参与“孝、美、亲、和”的主题大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对于“最美家庭”的理解,并深情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关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故事。“这样的主题讨论能和邻居们分享亲情故事,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毕竟,小家宁,大家安。”家住中坝社区的朱群秀说。
中坝社区主任邱霞介绍,除了传统居家技能培训外,“妈妈家”还开展关于传统文化与幸福人生、从婚姻个案看幸福家庭建设等方面的母亲课堂系列话题讨论,让社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学习。通过建立“妈妈家”综合服务平台,联系并服务着越来越多社区妇女,和谐而温馨地交流,也有助于城市综合治理。
致力建设和谐幸福的社区之家
据了解,成都中坝社区的“妈妈家”开课一年多来,已培训两万多人次,排队等待报名的也有七八百人。有针对性的课程培训、丰富实用的交流活动,得到众多女性的认同。目前课程培训主要集中在周一至周五,涵盖针对儿童、重振家风的“童蒙课堂”;针对女性的女红刺绣课;针对老年人的川剧课、象棋课。而每周末,邻里之间交流厨艺的母亲厨房、老年保健的养生课堂、家庭读书会、小朋友们的书法以及武术课等特殊课程,也异常受欢迎。
如今,“妈妈家”的经营管理已逐渐形成“政府主导不主营,支持不干涉”“以志愿服务为基础,企业捐赠、合作为支持”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四川省妇联主席吴旭作为这个项目的牵头人,对“妈妈家”有很深的感情。“作为试点省份,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新时代下社区发展的多赢模式。在‘妈妈家’落地的社区里,不仅基层妇女个人得到发展,更让人欣慰的是她们的家庭更幸福了,邻里更和睦了,社区更和谐了。我们期待把这条社区工作的创新之路更坚定地走下去。”吴旭说。
随着乐山两家新“妈妈家”的成立,这一崭新的社会治理模式将进一步开花结果,为更多的家庭带来和谐和幸福。据悉,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可口可乐未来2年内计划在四川全省主要地市州建成20个“妈妈家”社区发展和服务中心,并逐渐推广到全国其他省份。(本报记者 殷泓 本报通讯员 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