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31日 星期日

    传承南孔文化 复兴历史文脉

    儒家文化润衢州

    作者:本报通讯员 杨昕 李啸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31日 01版)
    衢州孔庙孔子像 CFP

        浙江衢州素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美誉,是孔氏南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浙江的历史文脉中具有独特优势。拥有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要如何珍惜、发扬光大?

     

        衢州市委书记陈新这样阐释:“历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复兴历史文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儒学真谛在现代实现有效转化。”

     

    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有教无类”

     

        衢州开化县齐溪镇中心学校,虽然地处深山,但教学设施一点不比城里学校差。新建的教学楼配备了高科技的信息化课堂,学生们可以通过视频同步,与城里学生一起上课。

     

        让农村孩子从“人人有书读”到“人人读好书”,衢州始终坚持“穷财政富民生、小城市大教育”理念,生动诠释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早在2006年,衢州就在浙江率先探索“城市名校托管农村弱校”的“一校两区”实践,将城市骨干教师和优质教学资源输送到农村,让山里孩子享受均等化的教育普惠。

     

        目前,经济在浙江省相对欠发达的衢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却位居全省前列。

     

        同时,衢州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尝试通过创新社会培训模式,释放人力资源转化“红利”;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释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红利”;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释放体制机制改革“红利”。“培训已成为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依托省级特色专业——护理专业,打响了衢州‘一老一小’护理人员为主体的培训品牌。”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崔戴飞说。

     

        在近年来浙江省人才培养状态数据中,衢州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培训这一指标数据,在全省45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始终名列前茅。

     

        “有教无类”,也是公共文化的应有之义。衢州在全国率先实行地市级博物馆和图书馆免费开放;首创覆盖全市的流动文化服务网络预约平台;广布田野的文化礼堂,把文明乡风“种”进了农民心田。

     

    夯实道德高地,培育“见贤思齐”

     

        公元1282年,孔子第53代嫡长孙孔洙,不忍别离衢州先祖庙墓,主动将衍圣公爵位让给他在曲阜的族弟世袭,元世祖忽必烈赞其“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之后也”。

     

        德立而百善从。栉风沐雨700多年后,“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习习儒风,润物无声地吹拂在衢州百姓心头。

     

        2011年11月19日,发现学生缺课后,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三位教师及时上门追访,分头寻找,以绝不放弃的细心、爱心和责任心,挽救了遭遇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的生命。

     

        此后,衢州市委迅速作出决定,号召全市干部群众向这3位“最美教师”学习,并在全国开了宣传、推选树立“最美人物”之先河。

     

        凡人善举人人“出彩”,道德之美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衢州人。这几年,衢州大地涌现出许多至善大爱:公交司机毛志浩行车途中被倒下的路灯杆击伤,忍住剧痛安全停车,保证了26位乘客的安全;农妇徐萌仙忍受着失去17岁爱女的悲痛,无偿捐献女儿所有有用器官;龙游农民傅志霄用尽最后力气把落水少年推出漩涡,自己却沉入了江底……

     

        见贤思齐,“最美”逐渐成为衢州人共同的价值选择。在这里,“最美”故事登在报纸最好的版面上、播在电视最好的时段里,还登上了街头灯箱广告、乡村年画挂历。全市140多个最美志愿者家园里聚集了15万名志愿者。

     

        衢州缘何那么美?2012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曾组成国情考察组,深入衢州调研。他们认为:衢州“最美人物”群体的出现,源自衢州的人文土壤、历史积淀和社会环境的孕育,源自衢州市委、市政府对道德建设的常抓不懈,源自全体衢州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

     

        “衢州在我甚至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就是一个道德高地!”著名作家麦家到衢州采风,目睹“最美”之风,心生敬佩。

     

        衢州市已连续9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市”,群众安全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去年,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发布了“幸福中国大数据”,衢州位列中国最幸福城市榜第四。

     

    让儒学“走出庙堂”,引领城市跨越发展

     

        “匹夫不可夺志”“富而无骄”……5支颜色不同的铅笔上,分别刻有两条论语佳句。

     

        自2011年起,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委会每年都会定制20多万支“论语铅笔”,送给衢州所有刚入学的小学新生。

     

        “在人生的第一课上,我们要告诉这些少年,什么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守望800多年历史的衢州孔庙,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说。

     

        2003年春,衢州恢复了业已中断半个多世纪的祭孔大典。在孔祥楷的建议下,衢州祭孔大典定位“当代人的方式纪念孔夫子”,结合时下生活和文化进行创新。“衢州确实开创了一个祭祀新仪式!”时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刘蔚华评价。

     

        从独创师生“学祭”到广纳社会各界公祭,从举办孔子文化节到设立国际儒学论坛,衢州恢复祭孔10年来,紧随时代脉动调整祭祀主题,参祭群体扩大到各行各业,祭孔成为城市的盛大节日。

     

        伴随着《大同颂》祭孔乐章悠远飘扬,衢州的儒学也走出庙堂、走向大众,根植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儒学是衢州文化核心竞争力,我们不仅要以文化人,更要以物载文,在‘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中永续儒学经典。”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诸葛慧艳介绍,该市自2012年起举全市之力建设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区,使之成为撬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以孔氏南宗家庙等老城区的儒学文化资源为核心区,创新性地将整座城市打造为文化产业大平台。

     

        “儒学是当代衢州城市发展的文化之道,我们要探索文化与城市的融合发展。”衢州市市长杜世源说。儒家倡导“天人合一”,改变着城市的战略发展理念,衢州人将其转化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彰显。

     

        为了留一泓碧水给后人,自2002年以来,地处钱塘江源头的衢州提出“生态建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区域发展的环境承载能力。

     

        有舍才有得,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内,一江清水引来娃哈哈、康师傅、伊利、旺旺等著名企业纷纷入驻。

     

        “可以说,儒家文化浸染了衢州的每一个角落。”今年4月,著名作家王蒙在参观衢州儒学文化园区后由衷赞誉。

     

        (本报通讯员 杨昕 李啸 本报记者 严红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