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9日 星期五

    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意义超越国界

    作者: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长 刘保全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9日 05版)
    刘保全

        为解决国际地名混乱,1960年联合国成立了地名专家组。在对地名标准化进行研究和处理的实践中,专家发现地名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许多地名因描述一定地域历史和文化而形成,向人们提示着当地自然环境变迁、人类历史演进等信息,是文明的见证。到了20世纪70年代,地名专家进一步认识到,地名具有对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性。千百年来,地名世代相传,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最古老、最活跃的部分。

        我国古老地名众多,为增强对地名文化保护意义的认识,2004年民政部启动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保护试点,取得了一些成效:第一,完成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存量评估。第二,以新的视角研究地名由来、语词构成、含义、演变、分布规律等,形成了完整的地名文化理论体系。第三,编制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对中国地名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分层、分期保护。第四,制定了《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对千年古都城、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少数民族语地名、甲骨文与金文地名等八类地名文化遗产的鉴定做出了规定。

        如何进一步保护好地名文化遗产?首先,要站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认识和推进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其次,结合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深入做好地名文化普查挖掘等工作。再次,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家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保护就是发挥政府和人民群众内在动力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成功案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