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

    文化评析

    农村电视节目如何让百姓爱看

    作者:刘涛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8日 02版)

        近期,央视农业与军事频道《乡约》节目再度创新升级,主持人肖东坡带领节目创作团队深入广东东莞、从化,江西全南县,四川丹棱县、米易县等乡村,在田间地头搭起舞台,为扎根新农村建设的年轻人相亲说媒,获得广大观众的一致欢迎。其“五一”特别节目《乡约攀枝花米易》收视率达0.54,收视份额过2.0,为业界所关注。

        农民节目难拍,农村节目难做,在各类电视节目火热的今天,涉及“三农”的电视节目却少得可怜,受到观众喜爱的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常年形成的固有思维,认为农业节目太土气、没意思;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创新,“三农”节目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

        一个三农电视节目,要想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应当主动适应中国新农村发展变化的规律,深深扎根乡土,紧贴“三农”实际,顺应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老百姓的审美需求。唯有如此,才能获得观众的共鸣,收视率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以《乡约》节目为例,在长期扎根农村的新闻报道中,节目组发现,随着中央连续多年一号文件涉及“三农”,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正在吸引一批批年轻人返回乡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观察,也使得节目组将报道的对象聚焦在了这群青年人身上。

        新版的《乡约》节目选择相亲作为主要表现方式,除了契合青年人的生活需求外,节目组还期望在此传达青年人在新农村成家立业、扎根农村的价值取向。为此,改版后的《乡约》以“乡土情怀,精彩人生”为基本定位,节目受众则锁定以“挚爱人生、渴望成功”为同质特征人群,兼顾城乡不同人群。

        有了明确报道对象后,大众化表达方式的创新同样非常重要。既保持节目的流畅性、趣味性,又要保持节目正确的价值引导取向。为此,《乡约》将全国各地的婚恋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融合到节目的制作中,以带有普遍性,并能反映时代特点的话题为引导,在专家、嘉宾与当地观众的话题互动中,反映各地的爱情观和价值文化。“真人,真性情,真敢说”,在求真的态度下,节目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一个优秀农村节目的策划制作,离不开源自生活的观察提炼,离不开符合时代的节目表现方式的创新,也离不开大众化、接地气的话语表达,更为重要的是改革与创新。俯身闻得泥土香,只有扎根农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农村节目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