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任何梦想都能实现的伟大城市。”日前,苹果公司CEO库克在上海如此赞叹,诗意表达很是动人。5月26日,上海市正式公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22条措施扎扎实实。
为什么是上海?为什么是“科技创新中心”?2008年GDP增速回落到9.7%,连续16年的两位数增长终结——进入新世纪,旧有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减速换挡,上海如何前行?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在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看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是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型体制机制。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由此成为“科创22条”的底色。
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依法向社会公开,公布目录清单,目录之外不得实施行政审批;按照市场原则和企业合约,允许初创企业依法合规自愿变更股东,工商管理部门不实施实质性认定审查;放宽“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市场准入管制……在“科创22条”中,“着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被置于“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型体制机制”的第一条,可谓抓住了牛鼻子。
如果说政府限权是为创新“减负”,那么“科创22条”里的促进科技中介服务集群化发展、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等,就是在“加油”了。加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战略新兴板”,推动尚未盈利但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建设股权众筹平台,探索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服务。这些举措,依托上海既有的金融、资本等优势,提供的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近两年,上海被赋予了三个大发展战略:自贸区、“两带一路”以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三大战略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要求上海的发展率先在全国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走转型升级的道路,构成了新时期上海的系统性发展战略。其中,科创中心建设着力解决上海的发展动力问题。政府改革、自贸区建设、金融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科创中心的建设展现的是对创新的呵护、对创造的推崇。
“科创22条”是在上海推出的,但其引发的关注却不限于浦江两畔。因为,从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注定了“科创中心”不是上海一城之事,而是一个国家战略。对有承担国家战略传统且有条件的上海而言,“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赋予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找到未来发展的动力源,参与全球竞争,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