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节这个做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邻居关系长期被忽略,但实际上这种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高小康说。本报5月25日头版头条刊登了青岛市市北区连续11年举办邻里互助活动纪实,在学界引发了思考和共鸣。
高小康认为,现代社会对邻里关系的关注和重建有着深刻的学理根据,“吉登斯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说,现代社会中人是被从传统的认同关系中抽离了出来。也就是说,人是被拔去了根。自我认同实际上就是人在现代社会中重构关系,重新生根的过程。从对门不相识的陌生人到成为具有情感联系的邻居,再通过邻居节使这种关系习俗化,这是一种在当代社会中自我认同的方式。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人在迁移变化的环境中重新生根的过程。”
高小康认为邻居关系也是人与场所的情感关系。地理学家段义孚把“恋地情结”视为人与空间关系的心理内核。邻居关系就是恋地情结中活的内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重构邻居关系就是在重构人与空间关系的心理纽带。邻居节要真正具有文化建设的价值,就需要构建起新场景,即被公众认知和习俗化。
南开大学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唐忠新长期关注睦邻关系。他看完报道后,感受很深:“人口老龄化、家庭功能弱化客观上需要邻里互助,邻里具有区位相近的自然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住房商品化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邻里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利益,为构建新型邻里关系提供了内在动力与客观需求。人们既需要发展熟人基础上的睦邻关系,更需要倡导陌生人之间的‘邻里自觉’,建立‘互信互助不互扰’的新型邻里关系。”
80后学者、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孔新峰看完报道,给记者打来电话:“看到青岛市市北区连续11年举办‘邻居节’的报道,发自心底里为当时还是小朋友的孙睿涵点赞,为市北区的市民与党委政府点赞!‘邻居节’的成功实践,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民主’‘和谐’‘友善’等科目)‘落细落小落实’使之落地生根的宝贵探索,是在社会经济巨变之时主动加强基层社会建设的有效创举,是中华优秀乡邻文化的成功现代转化。”
孔新峰进一步说:“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张太雷之父、清末学者张亮采先生在其名著《中国风俗史》中说:‘乡饮酒之礼,集一乡之人而开宴会,今所谓乡党亲睦会、恳亲会者,是其遗意也。其主义重相亲睦,相尊敬,明长幼之序,习宾主之礼。’‘邻居节’的‘趣味运动会’活动,则可被视为‘乡射礼’的现代转化。其旨趣在于从‘其争也君子’的仪式感中增益邻睦,以期‘文明其精神’。‘邻居节’中‘微信摇摇好邻居’、‘撕名牌大战’等新潮活动,则是歌诗游园的当代版本,足以与时俱进地德化青年人群。近来被人们热议的‘路怒症’,其深层病理实则由某种‘城冷症’而引发。处于经济样态、社会结构与生活空间巨变之际的城市中人,主动或被动地告别了村落式或单位大院式的‘熟人社会’,极易产生对陌生人的不信任感乃至厌恶感。由此观之,青岛市北区的‘邻居节’,具有活化邻里细胞及重建社会信任的社会建设意义。”
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孙蔚认为当前一些城市纷纷举办“邻居节”,以此来呼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邻里文化和邻里精神的回归。通过政府主导和公众积极参与为特征的邻居节活动组织、协调和动员人们参与邻居节活动唤起人们对邻里关系的重视。其核心是弘扬亲仁善邻、守望相助的邻里精神。孙蔚还提出我们政府和社区必须找到相应社会冷漠的“病源”,只有在消除“病源”上下功夫,我们邻里关系的改善和重振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当然,我们每一位社区居民要主动加强与邻里的互动,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之余,对自己的邻居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也是新时代每位公民应该具备的现代文明素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冯明亮认为,通过邻里互济,能够提高社会的组织化水平,一方面可以共同应对不确定的社会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共同开发兴趣爱好丰富社会生活,也为生成现代社会秩序、对接现代社会治理创造条件。
(本报记者 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