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平)5月16日至17日,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民族歌舞情景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为首都观众娓娓讲述“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故事。全剧分《红色记忆》《守望家园》《草原铸梦》三个篇章,讲述乌兰牧骑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表现乌兰牧骑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知名歌唱家金花、拉苏荣、那顺等一批乌兰牧骑队员登台献艺,《赞歌》《敖包相会》《鸿雁》等一批草原经典歌舞节目引人入胜。
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于1957年春在苏尼特右旗诞生。乌兰牧骑,汉语“红色嫩芽”,被誉为“红色文艺轻骑兵”。针对牧区地广人稀的特点,在牧民家、田间、蒙古包、边防哨卡等地巡回演出。每个演员身兼数职,一专多能,形成了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乌兰牧骑精神。内蒙古乌兰牧骑先后创作了3万多个文艺节目,《顶碗舞》《鄂尔多斯婚礼》等上百个艺术精品获得国家级奖项。乌兰牧骑培养出了牧兰、拉苏荣、金花、德德玛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目前,内蒙古有74支乌兰牧骑。58年来,乌兰牧骑走遍了内蒙古的农村牧区,累计行程约11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0多万场次,各民族观众达2.12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