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0日 星期三

    光明时评

    社保“缴多取少”降低了民众幸福感

    作者:胡印斌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20日 02版)

        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单位和个人为在职职工缴纳的五项社会保险,约为职工个人工资的46%。上班族按月缴纳社保,即使只拿着约为北京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收入,整个职业生涯个人和单位的社保缴费也会达到百万元之巨。但诸多报销门槛的存在,仍在阻碍着民众享受更多由社保带来的福利。

        社保缴费水平偏高的话题,由来已久。人社部此前也曾表示,在列出统计数据的17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率居第13位,高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社保支出相对较少的问题。诸如主动辞职不能领取失业金、补缴养老险不是想补就能补、美容体检不能报销、半年“观察期”只缴费不报销等,虽属细节,却大大降低了公众的幸福感。

        其实,缴费水平高并非问题的关键,还有不少国家的缴费远高于中国,问题仍在于“缴多取少”。如何让民众感受到来自社保的幸福感,值得深思。

        根据专家的解释,我国人口众多、贫富差距大,社保仍属于“低水平、广覆盖”。特别是基本医疗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包”,即有一个基本的保障后,超出部分还是应通过商业保险解决。这样的意见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不过并不能让人信服。泛泛的宏观大论不能代替民众的具体感受,何况,眼下在职职工的缴费率一点儿也不低。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民众从社保获得幸福感?其一,社保“蓄水池”源流失衡,导致支出偏紧;其二,民众社保报销门槛偏高,有关部门设置形形色色的障碍来延缓报销。两个问题互为因果,而根源均在于目前不合理的社保制度安排。

        比如,数千万的公务员在统筹之前,不缴费却能领取较高水平的社保、医保。其中的公平性值得追问。此外,数目庞大的退休职工收入,单纯依靠在职职工源源不断的缴费来维系,也令人担忧。而当所有的重负都压在在职职工身上时,只能出现“低水平、广覆盖”的情形。具体到民众在报销等环节,则会遭遇苛刻的限制条件、复杂的程序。诸如医保报销的诸多限制、养老保险补缴的障碍等。

        所有这些现象,不过是尽量减少支出的政策偏好罢了。因此,若想改变眼下这种“缴多取少”的现状,除了从具体的操作层面重新设置流程,简化相关手续,尽量做到方便民众之外,还应该持续深化社保领域的改革,从制度层面求变,重新调整国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目前,不少论者建议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尽管具体的路径仍待讨论,但是建立可持续的养老金制度,将养老等社保支出置于公共财政的中心地位,应该是未来社保改革的方向。此外,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也应该提上议程。只有实现了全国统筹,当前养老制度的扭曲才有可能矫正过来,也才能让民众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保的幸福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