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8日 星期一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处处皆文化

    ——观深圳文博会有感

    作者: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8日 03版)
    5月14日,一面长50米、高30米的艺术书墙“Artron Wall”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博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亮相,4万册藏书让书墙美轮美奂。

    邓飞摄/光明图片

        文化到底是什么?记者几年前曾问过专门研究文化的知名旅日华人学者、日本法政大学教授王敏。得到的答案是,文化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近,吃饭有饮食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就连住的房子也有建筑文化。原来生活之中处处皆文化。

        第十一届(深圳)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在深圳举行。尽管这个周末天气不好,刚烈日炎炎,忽又暴雨如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普通市民呼朋唤友前往主会场和61个分会场的热情。老人们对笔砚字画、丝绸服装、养生饮品兴致勃勃;孩子们除了留恋影视动漫游戏馆,对今年创意设计馆中新设的创客展区也流连忘返;聚集了全国各省展区的综合馆依然人气不减,很多漂泊在深圳的打工者也结伴前来观展。文博会不仅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的第一展会,还俨然成为深圳的一场全民狂欢节。

        11年来,文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全方位快速发展。这一时期也是深圳市文化产业取得巨大发展的阶段。从2003年开始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深圳的文化产业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4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553.64亿元,10年间增长了约10倍,占GDP的比重达9.7%。文化产业,原本只是深圳经济中垫底的一个行业,如今一跃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深圳文化产业成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深圳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一种成功的模式——“文化+”。深圳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起飞,拔地而起,得益于一开始没有就文化论文化,而是积极主动地把文化和其他业态嫁接和推广。从今年的文博会上可以看到“文化+”模式的活力和魅力。“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养生”“文化+体育”等跨界合作与融合发展引领着产业不断攀升,成为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推手、创新驱动的又一引擎。

        王京生认为,如果说互联网代表着科技可以与各个行业、各种东西相加,那么文化也有这样普遍应用的能力。“文化+”不仅铸造了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品质,改变着整个业态。正是因为处处皆文化,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才变成了一座创新的城市、爱读书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先锋城市。(本报记者 严圣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