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清澈明亮的眼神,他轻松自然地站着,白净泛红的脸庞棱角分明,友好亲切地微笑着,有些儒雅相,有些文艺范,又有些时尚洒脱的气质。
其实,表面阳春白雪的可明,有着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少年时期他立志绘画学业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年分配到民族团结杂志社任记者兼美术编辑。3年后他辞掉工作只身携带10幅作品赴美闯世界,并考入美国纽约巴德艺术研究院攻读研究生绘画专业,专心汲取西方绘画艺术的营养。其后在美多次举办展览,作品被相关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西方的绘画理念和技法,给可明的妙笔插上了跨越的翅膀,使得他在曼哈顿画界崭露头角。在经历了西方艺术10年的淬火加钢之后,可明毅然回到京城。他说绘画的原动力来自民族的文化,他的根在祖国,他的干和枝叶也需要祖国阳光空气的滋养。为了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可明从大学时期就到祖国名山大川进行考察写生。为了静心作画,可明在顺义城区外租了一间厂房改造成画室。有一次我去他画室,一幅24平方米的画作即将完成,画的气势充盈着这个空旷的空间,充满生机。
与可明聊天是一件惬意又兴奋的事,从玛雅文化到现代文明,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画坛,从创作灵感到技法特点,他始终洋溢着青春的冲动,心灵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跳跃。可明说:面对当下信息时代带来的冲击,应该用一种冷静乐观的心态面对绘画创作。如果丧失自身的文化立场和定力,也就丧失了自身追求。可明作品的精髓,就在于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心和牢牢把握。经过中西文化和绘画技法的碰撞交融,他在绘画语境和色彩的运用上,注重并善于从生活的感悟中提取灵感,再注入自己对历史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在画面中他追求线条和墨彩的协调完美,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意象彩墨画法,以及双层意境表现法。特别是他对毛笔的运用别具一格,将各种色彩多层次地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流露出立体、丰富而又厚重的节奏美感。
回国后的15年来,通过大量创作,可明的绘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他先后参加了国内外的一些大型展出,经过绘画思想的不断探索沉淀,逐步形成了以民族、脊梁、创新为主线的3条脉络走向,他的300多幅作品的风格内涵也印证了这一主线。
一是魅力东方。可明对大唐的魅力情有独钟,他运用大量笔墨尽情展示大唐时期的国力鼎盛、社会祥和与文化文明。他的意象彩墨画法,将盛唐的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体现了民族的雄壮浑厚大美。他将丰腴美韵的大唐女性优雅妩媚的体态,与具有异域情调的天象景色,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动物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无意间生发了灵性。
二是英雄图谱。可明认为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民族的精粹和文明精神的聚焦体现。他的英雄部落画谱中,有影响历史的帝王将相,有捍国卫疆的壮士豪杰,有传说故事中的神话人物。他们或影响历史,或担当使命,或忠良行道;画中人物或凝重,或勇猛,或豪侠仗义。他将画中英雄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思想活动鲜活地呈现出来,往往使人在画前受到震撼。
三是冥想顿悟。他的绘画作品有不少体现了空灵虚幻的意境,将各种跨越时空变化不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让人一时难以读懂,许久方能顿悟出某种东西来。这是可明的智慧,也是绘画艺术的魔力。
有人说,可明是一个极具天分的年轻画家,他的天分不仅在于他对绘画独到的认知与感悟,更在于他与众不同的思维和胸怀。他的胸怀始终装着历史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绘画艺术巅峰的吸引力始终激励着他、推动着他,传承弘扬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始终鼓舞着他、鞭策着他。正因为如此,可明才能够全身心无功利无杂念地创作,才能够在绘画艺术的海洋中长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