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面民族工业的旗帜。但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全面渗入百姓生活,长虹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如何转型突破?长虹将目光锁定在“智能战略”,通过转型升级、技术创新,从依赖彩电主业发展成为集军工、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初步完成产业的全球化布局,目标直指销售收入1000亿元。
打破传统机制 改变未来格局
2014年,是长虹智能战略转型实施的元年。这样的转型始于长虹做出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
长虹公司总经理刘体斌介绍,按照“问题跟进解决、节点扎实推进、方案有序推出”的目标原则,长虹打乱了以往的决策思路,组建了软件与服务中心和数字营销产业集团,全面推进产品经理负责制。通过建立“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经营机制和“责任人负责制”的责任体系,员工们对公司的发展信心满满。
“通过对国内家电市场各个领域深度调研和评测,公司提出‘全面实施智能发展战略’目标。”刘体斌说,通过提升终端平台、云端平台和应用软件的能力,加强互联网业务平台建设、运营和运用维护能力,促使产品向互联网功能业务转型。
长虹公司副总工程师阳丹介绍:“通过研究和应用仿真分析,掌握声全息、声源识别、流固耦合、吸气增压等核心技术,在压缩机小型化、高效化、变频技术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长虹已成功打造出系列以人为中心的智能家电终端产品,围绕智能产品研发、新工艺新材料、软件平台建设正全面展开。2014年,共申请专利772件,获得了460件专利授权。
“2014年,全年海外自有品牌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3.6%。北美研发中心的成立和海外创新项目的研发、投资和孵化窗口的建立,为推动与美国新蛋、捷克捷信、法国TEKO等公司的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体斌说。
通过调整产业和全球布局,去年,长虹智能产品销售额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海外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收入增幅达54%。长虹已构建起包括基础硬件、软件系统、终端产品、内容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等在内的国内最完整的智能生态链。同时,从冰箱压缩机产销全球第一的华意压缩到美菱冰箱,在家电行业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
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
互联网时代,谁能把用户的思想融入产品中去,把产品变得更加智能,让产品学会“思考”,进一步实现用户心中的诉求,用户就会下谁的单。“以人为中心”“用户体验至上”的产品理念是产品经理必须要考虑的开发思路。
长虹机制的变化,带来的是创造力大增的局面。2010年大学毕业进入长虹不到4年的陈科宇,成为长虹推行产品经理负责制模式下的首个产品经理。
年轻人需要一款什么样的电视机?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市场做调研,通过跟大量年轻用户、消费者进行深度交流,收集年轻群体对电视的想法和需求,同时主动提出团队自身对产品的创想,两者碰撞,找出“移动端和电视端结合”的灵感火花。最终,陈科宇团队,历时9个多月,推出了全球首台集成移动应用的电视+移动“双芯”智能电视。
“灵感和方案细化都来自年轻人,我们自然能够洞悉年轻人的需求!”陈科宇说,在传统国企,如果通过行政晋升,需要多年资历和经验的积累,这种煎熬也许会在很大程度上磨灭年轻人的灵感和创意。“幸运的是长虹却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传统。”陈科宇认为,能够顺利晋升为智能电视的产品经理,得益于公司的大胆创新,给了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机会和平台。
刘体斌说,近年来,公司一直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鼓励年轻人自主创业,自己担任产品经理,做自己群体喜欢的产品。而产品经理负责制,无疑给了更多有能力有想法有闯劲的年轻人一条飞速成长和发展的通道。
今后长虹将继续践行产品主义,全面推动产品经理负责制,创新公司新产业发展方式与路径;同时,通过产品经理负责制不断地发掘、培养人才。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光明网记者 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