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家繁荣,社会发展,人民安康,什么是根本?
教育,职业教育。
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的5年来,职业教育共培养了5000万名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每年开展各类培训达到2亿人次。1.33万所职业院校开设了近千个专业、近3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让我们看到职教人才培养的广阔舞台。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节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当下最根本、最基础的事情。因职教体系的不完善而造成的“断头路之痛”,现在正被一条条飞速架起的“人才立交桥”所缓解、治愈。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饱受“不被重视”“低人一等”之殇,发展举步维艰。可喜的是,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推动下,在较高就业率的印证下,职业教育正以蓬勃发展之势,走出泥沼,迎来光明。
创新创业,既是时代的号召,也是社会的需求。从“看客”到“创客”,职业教育正用其无法比拟的技术技能优势,将一次次看似不可能的想法化为实践,推动国家、社会的转型发展,也为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促进大众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我国首个职业教育活动周于近日正式拉开帷幕。这是教育界、产业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一件盛事。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增大的经济新常态下,把这一主题作为我国首个职教活动周的重要内容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众所周知,1978—2008年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中国实际GDP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4%,比世界同期发达国家的增长率高出近3倍。但是,金融危机之后,从2009—2011年,年平均增长9.06%;而2012—2014年年均增长7.6%左右。特别是去年,年增长只有7.4%。今年第一季度增长为7%。经济下行的严峻事实告诉我们,我国经济发展急需持续有力、健康运转的强大引擎。
目前而言,靠“两头在外”的廉价贸易驱动、靠外国设备加我国廉价劳动力代加工的不对称驱动、靠用国内市场换取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驱动和配套的旧有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再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可以说,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就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围绕电子信息技术经过了10多年的技术创新积累,到90年代才将创新积累转化为创业积累,支撑起美国90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其中不乏社区学院的贡献。根据我国台湾老牌技职院校台北工专(现为台北科技大学,仍属于技职院校)的记载,上世纪台湾经济起飞时,全台湾多达42%的中小企业“老板”均出自该校。新中国成立不久,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民创新活动,涌现出许多技术革新能手,而这一群体大多来自生产一线的职工及毕业于中专技校的现场技术人才——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的角色。这因为高职教育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教育,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教育属性;同时,创新既有山尖上的顶天型、领军式的技术革命,也有山脚下的立地型、应用式的技术改良和更新,而后者是高职院校大有用武之地的舞台。
今天,我国高职院校达到1300余所,在校生人数达到1000万人。如何把这支队伍变成创新创业的潜在力量和生力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美国一家媒体曾经说,中国的可怕之处不在于经济发展按多少比例高速增长,而在于中关村的实验室、咖啡屋、电脑房等场所里,到深夜还是人头攒动,为创新创意创业挑灯夜战,这一帮子年轻人才是最可怕的。1992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才59亿人民币,去年已达到1.5万亿元了。最为惊喜的是,这1.5万亿元的GDP中,投资拉动只占一小部分,绝大部分是创新拉动。
我认为,当前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自觉性,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给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电商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各专业的渗透、交互和介入的不可逆转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二是将单纯的实训室改变成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创研工坊,形成一批“互联网+X专业”的创新课题。三是在校园建立浓厚的创新文化,让每个学生充满着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创新驱动感。通过开展创新达人、创新秀、金点子大赛等形式,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区域、跨单位组织创新团队,与企业行业一起,从小专题开始经受创新实战的训练。
(作者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