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又是一年相聚深圳文博会!在这个盛会中,检阅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平台上,把脉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向。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而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来,经济进入“新常态”,是中国文化产业向着“支柱性”产业进发的关键之年,也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转型发展中担当重任之年。尤其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文化产业更要快马加鞭,释放民智民力,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激情迸发。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整理并发布2014文化产业发展述评,旨在记录这一年来文化产业的重大事件,为中国文化产业“树碑立传”,在匆匆飞逝的时光中留下这一代文化产业从业者的记忆和思考。
1.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⒈依然高扬改革的旗帜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77次。到了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多达86次!从77次增加到86次,既表明“改革”是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又凸显“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表明“深化改革”的决心。
文化体制改革作为“五位一体”全方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5项、104条重要改革举措及工作项目,都是文化体制改革深水区的难题,是涉及深层次矛盾和难点问题的重大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按照2015年、2017年、2020年三个时间节点明确推进各项任务进度,力求做到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让各项改革任务能落地、见实效。
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一方面做“减法”,减政放权,依法减少和规范文化行政审批,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单一行政管理向依靠法律、科技、经济等综合管理转变;另一方面做“加法”,激发活力,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为各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营造环境。“无论怎么改、改什么,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不能改,坚持正确导向的原则不能变,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不能丢。”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强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了营造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⒉融入经济转型的主旋律
2015年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数据,GDP同比增长7.0%,为6年来最低增速,中国经济目前处在新旧动力转接的关键阶段,下行压力加大。作为服务业的主要内容,文化产业的做强做大,能否成为经济的新动力和新的增长点?这一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让人看到了希望,以电影业为例,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从全球电影票房增量看,中国贡献增量的75%,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量市场起“主引擎”作用。近5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远高于同期GDP增速,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增速换挡、增速回落一定程度上讲有利于调结构和转方式,经济结构有工业主导向服务型主导转型的趋势。”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看来,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6.9%,这个数据在2014年提高到48.2%,今年一季度是51.6%,比重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增长快于工业,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带来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而文化产业为提高服务业比重作出贡献,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动力。
文化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正在走出传统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影视的“小文化”,进入国民经济的“大文化”,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正在强化。要依靠创意和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进而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文化产业的应用作用。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省市,先行一步,正在将文化渗透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开拓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提高各产业的文化附加值,推动中国企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升级。
⒊文化产业要有文化和灵魂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正视文化发展的这些问题,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有文化和灵魂,要有自己的文化使命和担当,应进一步提高文化产品的精神含量和人文品质,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还要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文化产业从业者要随着时代生活和市场需求创新,不断生产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叫好又叫座”的精品,才无愧于市场、无愧于时代。
2.政府对文化产业的保驾护航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要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中高”,必须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开启“双引擎”。
⒈文化经济政策为文化产业营造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
32天中出台四个有关文化产业的国务院文件,还有一批部门文件相继齐发。2014年文化经济政策堪称密集、重磅、及时,其规格之高、问题之准、影响之广,前所未有。
从《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全发展的若干意见》,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对文化产业进行了顶层设计。从《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到《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再到《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各部门也行动起来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⒉财政资金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014年11月,财政部下达201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共支持项目800个,其中中央191个,地方609个。截至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累计安排192亿元,支持项目3300多个,有力地支持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对推动全国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优化产业发展整体布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注意到,“文化金融扶持计划项目”放在201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第一个类别中,共有106项,比上一年多了15个项目,贴息的资金也更多了,这是近几年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支持方式,表明财政支持更注重市场机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据财政部中央文资办主任王家新介绍,财政部、文化部自2013年起开始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2013年安排92个文化产业项目的贴息资金4.6亿元,撬动银行贷款770亿元;2014年6.7亿财政贷款贴息,撬动800多亿金融资本,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向,扶优扶强。
财政资金不同于一般的产业资金,在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既要托底,也要对社会资金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201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奖励项目有55个,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北京市外文书店、北京纸老虎公司和昆明新知集团等榜上有名,为那些苦苦坚守的城市精神地标给予道义上的肯定和实实在在的真金百银,让它们能在商品大潮中屹立不倒。
3.市场激发文化产业内生活力
⒈小微文化企业成就“草根创业”
这一年可谓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年份,在2014年的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涉及小微企业相关政策的有18次;同样,2015年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创新和创业”也是主题词和着力点。一系列“组合拳”实施后,每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让小微企业能“轻装上阵”,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
“小微企业被视为促创业、保就业、活跃市场的生力军,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据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吴江波介绍,目前我国小微文化企业的数量已占到文化企业总数的80%以上,从业人员约占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7%,实现增加值约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60%。“草根创业”带来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丰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促进了文化市场的活跃与繁荣,激发了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据统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不到半年,全国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近60%。2014年1到8月,新注册市场主体超过800万家,带动了上千万人就业。
⒉骨干文化企业打造“文化航母”
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整体实力取决于骨干文化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这一年来,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高起点切入文化产业,也为不可忽视的骨干力量;传统文化企业也抓着互联网变革契机,重塑其传统商业模式,要跨界整合向全媒体集团化方向发展。
2014年3月,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院线规模达到36家,管理资产总额超230亿元。像保利文化集团一样,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的不少“常青树”在过去的一年中都保持快速生长: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销售收入达185亿元、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71亿元、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达167亿元。
这一个个突破百亿的数字,创造了“文化企业30强”发展的新业绩。据统计,2014年第六届“文化企业30强”总体实力更强,企业主营收入2451亿元、净资产2076亿元、净利润316亿元,分别比上届增长20%、16%和38%。这30个企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领跑者”,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最有可能成为“航母”的骨干企业。
令人振奋的是,中国千亿元级传媒集团“航母”扬帆起航。2014年11月21日,百事通和东方明珠双双发出公告,宣布将通过百视通吸收合并东方明珠方式,实现两家上市公司合并,公司总市值有望达千亿元,将全力打造包括“内容、平台与渠道、服务”在内的互联网媒体生态系统,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传媒集团。
4.金融为文化产业补充血液
文化与金融合作在这一年带来太多的亮点和兴奋点,从并购整合到产业基金,从债券融资再到新三板,多种渠道,为文化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寻求了新的解决之道,为文化企业注入资金血液。
2014年国内公司共发生169起文化传媒行业并购,涉及资本约1605亿元,几乎每隔一天就发生一起文化传媒公司并购。2014年文化产业的并购整合涉及影视、游戏、广告、出版、有线和卫星电视等多个方面,既有国内的并购,又有国外的收购;既有业外传统企业转型的需求,又有互联网企业扩张的冲动;既有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联姻,又有民营企业的“自由恋爱”。
当然并购也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9月24日,熊猫烟花宣布终止5.5亿元购买东阳华海时代影业传媒公司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无疑给“高烧”的跨界影视并购“浇了一盆冷水”。如果说资本市场2013年是“手游”的题材,2014年则是“影视”题材。文化传媒产业并购中,涉及影视公司的占40%。但影视公司多为轻资产公司,并购估值普遍较高,而业绩难以支撑,随着行业政策变化和行业进入门槛的逐步提高,投资风险也逐渐显现。在未来的投资中会越来越理性,要挤出泡沫,也要去发现真正优质的企业。
此外,新三板也成为文化企业获取资金的一个新渠道。2014年11月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新三板挂牌,成为全国第一家舞蹈演艺企业登陆新三板的公司。2014年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500家,而文化企业接近100家。中小文化企业杂而小的特点,适合“新三板”的市场定位。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准备上创业板或主板的文化企业转战“新三板”。
5.“互联网+”成文化产业的新机遇
“互联网+”经李克强总理一提,成为一个广泛传播的新词,也成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互联网不仅改变现在文化内容的传播格局,也深刻影响着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带给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全球新一轮信息革命悄然来临,2014年,全球网民达30亿,人类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已拥有6.3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中国占了4家,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大国。正如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强调的,“我们将更好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我们将更好利用互联网,加强优秀文化传播,增强文化产业总体实力,有效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2014年6月25日,阿里巴巴宣布投资62.44亿港元,拥有文化中国60%的股份。文化中国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影视业务浮出水面。除了阿里巴巴高调进入文化产业外,腾讯也牵手华谊开展游戏、新媒体多方面合作;百度则让百度文库启动平台化战略,全面开放流量、技术和超过一亿份文档资源。互联网以其“中心化”、“无边界”特点,正在颠覆传统影视业的模式和游戏规则,也在改变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和营销方式。文化产业也要学会和运用互联网,垂直打通各个环节,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6.文化“走出去”要讲好“中国故事”
2014年7月16日,凤凰传媒以8000万美元价格收购美国出版国际公司的儿童图书业务及其位于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的海外子公司全部股权和资产。历时9个月的中国出版业最大跨国并购案收官。
凤凰集团的海外并购落实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根据意见,将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搭建若干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使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2003年至2013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从60.9亿美元攀升至274.1亿美元,年均增长16.2%;文化服务进出口从10.5亿美元增长到95.6亿美元,年均增长24.7%。但总体来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偏低,核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仍然存在,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较弱。未来,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文化“走出去”服务国家的政治外交大局,讲好中国故事,统筹考虑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国际国内两类规则,进一步发挥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7.文化消费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描述了新时代的消费特征。
2014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文体消费名列其中。中国仍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生存型消费向以住、行、文化、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过渡。北京第二届惠民文化消费季累计消费人数3772.5万人次,消费金额达到101.8亿元,增长42%和94%,更让人们看到了旺盛的文化消费力。文化消费有利于完善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生态圈,让文化创造活力激情迸发;还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更多人享受文化成果,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本报记者 张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