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

    行进中国·创业创新的故事

    让创业者放心一搏

    ——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用法治保障创新文化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网记者 张晶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3日 05版)

        “我们要让大家一看这个制度,就有到光谷来创业的冲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夏亚民所说的制度,指的是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东湖国家自主示范区条例》。

     

        武汉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胡立山说,这部“光谷基本法”彻底破除创业者的束缚,让他们放手去干,放心一搏。

     

    为创新者免责减负

     

        东湖高新区以“光谷”而闻名。这里聚集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高校,56个国家、省部级科研院所,58名两院院士,是国内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如何将科技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出台法规、政策,为创新者保驾护航,刺激创新创业,是高新区的重要途径之一。

     

        《条例》特别规定,在示范区内进行的创新活动,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相关人员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未非法谋取私利,未恶意串通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即使未能实现预期效果,也能免予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良好宽松的环境引来了“金凤凰”。深圳一家创投机构的负责人,今年就多次出差到武汉,“高新区的开放政策在全国都是领先的,环境好了,我们自然愿意来这里投资创业”。

     

    多项政策营造创新文化

     

        今年3月,由武汉中地西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田熙科和他的团队首创的无硒高效电解锰,成功实现添加剂量产,节省电能约5%~10%,电解锰纯度可达99.96%,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田熙科坦言,缺乏激励机制,使团队成员没有动力将技术产业化。直到关于职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改革的“汉十条”出台,明确鼓励科研人员创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最少70%、最多100%归研发团队所有。田熙科做了十年的创业梦被点燃了。

     

        据统计,2014年东湖高新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663户,同比增长42.69%。新增注册资本419亿元,同比增长117.35%。2014年新增企业5596家,个体3067户,其中新增科技型企业4189家,占比75%。

     

    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光谷,“青桐计划”的实施,为青年创业者打造了一个“梦工厂”,遍布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各种创业咖啡,搭建起青年创业者与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的交流平台。

     

        光谷创业咖啡等主打“免费创业辅导+天使投资”、华科大启明星空创客空间等主推“校园创客+天使投资”、DEMO咖啡等以“开放式平台+天使投资”而闻名。不同特色的新型创业服务模式在光谷聚集发展。仅光谷创业咖啡2014年举办的创业活动超过300场,完成天使投资近5000万元。3月16日,光谷创业咖啡等14家创新性孵化器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创新型孵化器。

     

        武汉当地高校、金融机构已经有多人辞职创业,周末聚会中,“项目”“模式”等已成热词。

     

        (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网记者 张晶)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