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一场由信息技术引发的世界新军事革命正无情地冲击着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快推进军队改革,积极抢占军事竞争新的制高点。
战争进入“秒杀”时代
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信息化战争作为不同于机械化战争的崭新战争形态,已登上人类战争舞台。信息化战争作战要素结构、内在联系及运行方式的体系性革命性变革,引发了战争制胜机理的深刻变化。
制信息权成为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核心。信息已实现由辅助功能向主导功能的转变,成为战斗力构成的基础性要素,是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火力等要素提高效能的“倍增器”。从近期几场战争来看,信息化战争中,谁掌握了制信息权,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而丧失了制信息权,一支军队无论看起来多么强大,都将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巨人,落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现代战争已不再是各个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之间的对抗,而是作战双方建立在各种作战单元、作战要素综合集成基础上的体系和体系的对抗。只有建立高效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和力量编成,才能将各种作战力量融为一体,实现各种作战力量的功能互补、优势互动,发挥最大战力。
战争的时空特性发生重大变化,作战力量运用更加精确、高效。信息化战争作战行动的速度与节奏大大加快,使得时间要素不断升值,战争进入发现即摧毁的“秒杀”时代。而信息与火力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为精确作战提供了技术支撑。当代科学技术呈现大范围、群体性突破的井喷态势。智能军事系统、定向能武器、量子科技、高超声速技术、生物技术等的不断突破,将使“技术决定战术”进一步发展为“技术决定战略”。
成功的改革不是“舶”来的
为谋夺军事优势和发展先机,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加快军队改革步伐,其中既有很多经验可以汲取,也有不少教训需要注意。
世界主要国家军队改革实践证明,成功的改革从来都不是“舶”来的,而是要选择适合自身国情军情的模式和道路。美军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实行“参联会”模式,适应的是美国政治制度和战略需求。俄军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则根据自身地缘条件采取了保留总参、改造总参,依托军区、改造军区的方案。俄军改革中一些盲目照搬西方的举措,则带来很大弊端。如俄军为减少军官数量,一度完全取消准尉设置,但由于缺乏像美军那样能担负初级指挥员职责的职业军士,军队基层一线指挥员和专业人员出现了严重短缺。为此,不得不重新恢复。
在推进军队改革的过程中,各国都强调要全面推进。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美国反思自己军队的改革时,同样认为与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军事教育训练等方面相比,体制编制变革相对滞后。因此新世纪以来,美军一直在加大体制编制的调整与改革力度。俄军“新面貌”改革、日本的军事改革同样以打造符合现代战争需求的体制编制为核心。历史早已证明,仅发展军事技术和装备,没有体制编制、军事人才等相关领域的配套发展,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从各国军队改革的实践看,既得利益群体往往形成抵制改革、对抗改革的强大势力。俄军在叶利钦执政时改革成效不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叶利钦为获取军方支持,不敢触及军方特别是高级将领的利益。而在后来的“新面貌”改革中,俄军一大批掣肘改革的高官被撤职,改革才得以顺利推进。美军改革同样始终伴随着来自“狭隘军种主义”的抵制和干扰。拉姆斯菲尔德也曾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人”,以此震慑反对者。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我们要积极学习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不能借保持“中国特色”自绝于世界军事革命潮流之外。我们必须要有不改革就不能打仗、更不可能打胜仗的强烈危机感紧迫感,抓住当前难得的机会窗口,坚定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决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牵住改革的“牛鼻子”
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牵住牛鼻子,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当前,关键要在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深化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尽快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这是建立信息化军队组织形态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作战指挥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排除一切干扰,下决心、下大力推动建立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和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通过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带动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军委总部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调整军区和军兵种体制,减少部队领导管理层次,切实提高指挥管理效益。要抓紧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科学确定军兵种结构比例。
积极深化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科学优化人力财力物力资源配置。这是军队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重要保证。要积极建立中国特色军官职业化制度,健全完善文职人员制度和兵役制度、士官制度,为打造托举强军目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制度支撑。继续深化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和退役军人安置等制度改革。军队政策制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把钱和物管好用好,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做到需求充分论证,划拨科学统筹,花好每个“铜板”。
要在激烈的国际军事竞争中掌握主动,就必须把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点放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上,其中关键是要积极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要从国家、军队和装备系统等不同层面,制定完善鼓励扶持创新的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条件措施。二是要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进一步完善预算和拨款制度,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等的支持。三是要构建科学的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只有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充分吸取经济社会体系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军队建设才能获得技术先进、来源稳定和可持续的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