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养成了读书和运动的习惯,则他的成长就大可以期待,一个优秀的公民已经初成。所以我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号召我们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到图书馆去,到运动场去。
我认为,读书是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许多人说,读过的书有些在日后会记不得,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我认为这就像是说“饭吃过之后都要化为乌有,有什么用?”是一样的。其实,读书和吃饭是一样的,都是汲取营养的过程,只不过一个是人的生理需求,是保障人的身体健康所必需,另一个则是人的精神需求,是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健康成长所必需。
我建议读书要每日读,养成习惯,不要给自己借口,这样日积月累,就十分可观。毛泽东同志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罗家伦先生说他每天读两个小时的书,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实际上,如果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日积月累,也是很可观的。
我建议“不动笔不读书”,就是说,读书一定要手握一支笔,精彩的地方划出来,有感悟的时候在空白处做批注,有错误的地方指出来,要像认真地做研究那样。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每天阅读之后,在终止阅读处记下前面一部分是在何时何地所读,这样很有成就感,还是一个“小日记”。
我建议阅读要仔细选择书目,但是一旦确定阅读,则一定要从头到尾仔细读下来,不管“好坏”,都不要半途而废。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应当从古今、中西、文理三个维度考虑,内容要至少涉及历史、文学和科学,时空要足够宽广,满足“登高望远、探幽入微”的需要。我认为选择书目时,最重要的是要读原典或者说原著,不读或少读“编著”,要读那些作者本人研究水平高、自己写出来的书,读那些事业成就大、写自己感悟的书。如此,我们就是在和各领域的一流人士对话交流。尽量不要二传手,尽量不读励志类的“成功宝典”、“制胜秘技”。
我中学和大学时代阅读文学作品较多,记忆深刻的有:鲁迅先生的杂文,他敢于直面现实的求真精神永不会忘怀;德国作家施托姆的《茵梦湖》,富有诗意、优美动人;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轻松诙谐、刻画细腻;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幽默风趣、情节生动;还有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伏尼契的《牛虻》,苏叔阳的《故土》,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等。
我最近几年读的书:《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中国人史纲》(柏杨)、《中国文明史》(康拉德·希诺考尔等)、《中国共产党历史(两卷共四册)》(中央党史研究室)、《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知人者智:〈人物志〉解读》(王晓毅)、《老子的帮助》(王蒙)、《中国文脉》(余秋雨)、《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孙皓晖)、《张居正》(熊召政)、《大清相国》(王跃文)、《南渡北归》(岳南)、《最后的大师》(邢军纪)、《邓小平时代》(傅高义)、《论中国海权》(张文木)等等,都十分精彩,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在大学工作的同仁应倡导多读书、读好书,除了读与自己研究专业领域和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书籍,还要较为广泛地阅读,使得读书不仅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是生活的需要,使大学成为引领全民阅读的重镇。现在,推动全民阅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我坚信,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必将极大地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中国建设现代化文明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保障。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