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播电台这个行业,整体收入200亿元,其中150亿元的收入,来自于汽车内收听这个场景。
由于汽车消费火爆等因素,广播行业是唯一一个不受互联网巨大冲击的传统媒体行业。我把它称为:最后一个堡垒。
而这个堡垒,目前已经开始受到些许挑战,各家网络音频平台正在悄然起步。
近日,我走访了“蜻蜓FM”和“喜马拉雅FM”两家音频平台,写下此文,姑且通过被称为行业“第一阵营”的它们,一窥国内网络音频平台当下的发展,以及未来可能有的趋势。
用户在听什么?他们何时听?
“蜻蜓FM”CEO杨廷皓说,网络音频平台目前用户主要集中在收听有声书、新闻资讯、情感生活等节目类别。就“蜻蜓FM”而言,高峰时间段是两个。其一,早上7~8点,这也是全天同时在线用户量的顶峰,节目以新闻资讯为主。其二,晚上9点到深夜1点,节目以有声小说、情感夜话为主。
在对“喜马拉雅FM”平台上最受欢迎的1000个电台进行统计分析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同类型的节目,听众的收听时长是完全不同的。
其中,音乐类、英语类、儿童类的节目,收听以碎片化为主,时长都在5分钟以下;但有声书、相声、最新资讯、历史以及财经这些类别的节目,收听时长则在20~30分钟。
此外在网络音频平台上,当收听不到25%的内容时,听众离开的概率非常大。这就意味着,在音频这种媒介形式上,网络用户同样不太具有耐心。
我还分析了各类别节目下的收听峰值时段。一个大致的共性是:22点几乎是所有类别的最高峰值时段,23点这个时间段忽然归于相对沉寂,而到了24点,很多类别的节目又开始热闹了——也许,很多人在23点准备洗脚睡觉吧。
“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
总体来说,两家公司的用户使用习惯差别并不是太大。内容提供上,目前而言差异化也并不太明显。不过事实上,两家内在的运营逻辑是有差别的。
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任何用户都有一个入口去上传自己的节目,而“蜻蜓FM”至今没有提供用户上传入口。所以前者会做培训电台运营者的项目,后者则并没有类似的运作计划。
从短期的发展规划来看,“蜻蜓FM”因为和很多广播电台有一定的合作渠道,他们鼓励电台的DJ到平台上开设自己的个人栏目——“蜻蜓FM”一直定位自己是一个“互联网收音机聚合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有点像音频领域中的“今日头条”。
“喜马拉雅FM”则开始进行一个“喜马拉雅开放平台”的计划,也是和多家外部公司合作,提供自己的接口,进行内容输出。这一点,“蜻蜓FM”也在做,但从发力大小来看,“喜马拉雅FM”似乎更猛烈一些。
其实,双方都有一个共识:目前整个网络音频市场属于“头部市场”阶段,这和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用户素养有关。这个阶段意味着,如果第三方想做一个受到追捧的网络电台,离开平台的推荐是相当困难的。因此,网络音频行业的“长尾市场”,可能还需要时日。
网络音频平台的未来
“蜻蜓FM”成立于2011年9月,“喜马拉雅FM”成立于2012年8月。到目前为止,两家的历史都不长,但这个行业的历史很悠久。
在博客红火的岁月里,一个叫“播客”的类别已经出现。但当时还不存在大规模的智能手机使用,播客一直很小众:拿着个人电脑听电台,不是不可以,但总有点奇怪。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网络音频平台也迅速得到了成长。短短几年,“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两家都累积了亿量级的用户,算是风口上的“小猪”。
但智能手机的增速已经放缓,对于这个行业来说,这件事很让人头疼,因为尽管用户量较大,但它们根本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盈利。
鉴于此,两家公司都把眼光投向了除智能手机以外的硬件领域。第一个领域就是汽车。这个领域看来很美好,但其实依然有些问题。由于开车时不允许司机对路况之外的东西投入太多注意力,网络音频平台的所谓海量节目,未必能有多大的优势。
接下去的领域则是各种智能硬件或家居。比如“喜马拉雅FM”和知名的音响生产商“漫步者”达成了合作,“蜻蜓FM”则对手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杨廷皓看来,手表对于网络音频来说,将是重要的智能硬件。
未了的纷争
任何一个做内容的聚合平台,都会碰到同样的阶段:版权纷争。
这种事,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门户网站打过口水仗,以视频为主的视频网站打过口水仗,这一次,轮到了音频平台这个行业。本月中旬,就有一起关于“喜马拉雅FM”和“多听FM”、“荔枝FM”网络音频平台之间的纷争,引发业界对网络音频版权的热议。
在我看来,版权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商业利益问题。诉诸版权,是一种竞争策略,通过巨额的版权投入,将竞争门槛提高,驱逐资本不够雄厚的小玩家。但它必须有一个前提:这个市场存在,且足够大。
发生在本月中旬的这场版权口水仗,其实充分说明一点,这个市场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看似这个市场在舆论认知中刚刚出现,但实际上,已经到了“红海”阶段。
网络音频平台的商业市场目前并不大,而基于行业发展生成的新东西还属于未知。未知,才有想象力。
但这个市场,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夜。这一点,我个人确信无疑。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