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1日 星期五

    秦兵马俑二号坑开始第二次正式发掘

    作者: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1日 05版)

        本报西安4月30日电(记者杨永林、张哲浩)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今天开始第二次正式发掘,这是二号坑1994年首次正式发掘20多年之后进行的又一次重要考古发掘。

        根据秦始皇帝陵大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与进展,为了进一步了解二号坑兵马俑的埋藏内涵,在1994年开始的二号坑兵马俑第一阶段考古发掘基础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今天启动了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的第二次正式发掘,计划发掘面积200平方米,开始发掘的区域位于二号坑的东北方位。

        1976年5月,秦俑考古队在一号兵马俑坑北侧的树林里发现了大面积的夯土和陶俑的残片,最终确定这又是一座新的兵马俑陪葬坑,也就是现在的二号兵马俑陪葬坑。1976年到1977年,考古队对二号坑进行了局部的试掘,在试掘基础上于1994年开始第一次正式发掘。试掘和第一次正式发掘表明,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最长处124米,南北最宽处98米,埋藏陶俑、陶马约1400件,战车89乘,骑兵鞍马116匹,是一个面朝东以战车方阵、骑兵阵、弩兵阵和车、步、骑混合四种方阵组成的合成兵方阵,形成“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的布局,是自战国时期步兵、骑兵成为独立兵种后在军阵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和变化。在建筑形制、兵种阵型、阵型配合和陶俑神态等方面都比一、三号坑复杂得多。

        在二号坑发掘过程中,曾首次发现了保存比较完好的多件彩绘陶俑,还发现了非常罕见的蹲跪绿面俑,它的面部涂着粉绿色的彩绘。绿面俑的发现在文物考古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有人认为绿面俑是工匠偶然做出来的,也有人认为绿面俑是秦代的狙击兵,绿色作为面部的武装装饰,不容易被敌方发现。

        这次首先开始发掘的地方正好是发现彩绘俑和绿面俑的附近,试掘表明这里是以弩兵为主的方阵,埋藏有大量的跪射俑和立射俑,这次发掘必将为研究秦代军事制度、雕塑艺术等提供更多更珍贵的实物资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