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之滨,靠近苏伊士运河入口处,有一个初具规模的“丝路驿站”——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近日,丝路驿站又传出“扩建升级”的消息,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实地探访。“这1.34平方公里是咱们早已签下来的,远处的6平方公里是刚签下来的,租期45年。”埃及泰达特区开发公司招商部经理付绅向记者介绍。
“1.34平方公里”指的是“起步区”。1999年,时任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华,在参观完天津泰达开发区后表示,希望将中国先进的开发区经营管理模式移植到埃及。2008年,埃及泰达成立,在1.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始了长达7年的深耕。
如今,总投资额9000万美元的“起步区”已全部开发完成,入驻生产型企业34家,吸引协议投资额近9亿美元。记者看到,除了生产型企业,“起步区”还配备了酒店、公寓、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街道整齐,绿树成荫。
而“6平方公里”指的是“扩展区”。依照埃及83号法《经济特区法》,“扩展区”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依法成立的埃及国家级经济特区。“特区”直接对埃及总理负责,在税收政策上享有更大优惠。据介绍,“扩展区”将于今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埃及泰达作为一级开发商,将为丝路驿站注入更多“中国基因”。
埃及泰达董事长刘爱民告诉记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速推进,合作区建设“当其时、守其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合作区高度契合中埃两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走出去”战略。合作区可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一个良好的国际平台,同时为埃及招商引资。
其次,合作区卡住了两个深位。合作区位于“一带一路”西向的交汇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同时,其坐落于苏伊士运河走廊的南端起点,处于未来埃及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被埃及人称为“梦开始的地方”。
刘爱民表示,只要卡住这两个深位,合作区就能占据税收、运输和贸易壁垒三个方面的区位优势。税收政策方面,经济特区内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统一为10%和5%,相比外界25%和20%的税率是一种巨大的优惠。同时,在特区投资的企业不担负销售税、印花税、国家资源开发费及其他任何直接或间接税费。
运输方面,合作区与苏哈纳港口实现“无缝对接”,直接面向中东、印度和东南亚市场。北部亚历山大港和塞得港连接地中海,可直通欧美市场。埃及正计划将该地区打造成世界级的物流和贸易中心,为企业进出口提供更加便利和优越的发展条件。
贸易便利化方面,埃及分别与北非、欧盟、中东等地区和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并加入了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成为中国企业有效规避贸易壁垒,进军欧美、中东和非洲市场的战略跳板。
2014年,中埃贸易增速达13.8%,远超中非贸易5.6%的平均增速。在共建“一带一路”大潮下,红海之滨的丝路驿站已经做好准备,迎接中埃合作新时代的到来。
(本报驻开罗记者 于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