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

    文艺观潮

    主流电影市场化的省思

    作者:蔡颂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7日 14版)
    电影《建党伟业》海报 CFP
    电影《建国大业》剧照 CFP
    电影《钱学森》剧照 CFP

        主流电影是一个特定概念,其精神实质是“求真、扬善、趋美”,是把中国人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优秀品德,通过影像表达的方式呈现出来。主流电影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以发挥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目标,负载着国家意志、道德规范、伦理秩序和时代诉求,具有唤起人们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想象力,激发人们追求崇高理想的作用。

     

    内容充盈受市场认可

     

        作为电影市场的一种特殊商品,中国主流电影兼具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它一方面需要承担国家层面的宣传功能,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普通观众的娱乐趣味。自1987年中国电影局(现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正式提出主流电影的发展方向以来,《开国大典》《周恩来》《任长霞》《袁隆平》《建党伟业》《建国大业》《集结号》《云水谣》等一批高票房主流电影的相继涌现,证明了主流电影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欢迎。

     

        因此,主流价值观和市场并非水火不容,从逻辑上来看,两者的融合必然会获得双赢。虽然,并非所有表达主流价值观的影片都会被市场看好,但一个将社会责任、人生理想融在其中的电影如果取得了大众认可,从而获得好票房,必然会成功传递主流价值观。

     

        这些年,在市场的推动下,我国主流电影的内容得以创新,形式多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部部鲜活、生动的影像载体。在多样化的文化格局中,中国的主流电影因为市场化的需求已经在艺术表现上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在选题策划、明星配置、技术革新和类型融合等方面的进步,使得中国主流电影的经济利益和精神意义结合得越来越好,使得一部分主流电影“叫好又叫座”。主流电影逐渐找到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市场化发展和现代性演进的道路。

     

    市场化趋势带来困惑

     

        然而,当下主流电影的市场化趋向也有不少隐忧。由于电影市场对金钱欲望的日趋膨胀,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在价值观念、精神本源、思想认同上存在着误区。或是戏说历史,或是漠视现实……平面化的演绎,概念化的宣传方式,雷同化的展现手法,充斥着猎奇、血腥、暴力、低俗等方面的故事、情节和画面,不仅思想肤浅,而且情感严重匮乏。有些走类型融合路线的主流电影,力图模糊主流电影与商业片的界限,使主流电影能够借助大众文化逻辑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但又呈现出了“大拼盘”的状态。一部标榜主流的电影中居然同时有爱情、有追逐、有打斗、有悬疑,既有纪实,又编故事,既有商业噱头,又有哲理启示,实质上没有表现出任何类型特征。有些重技术革新的主流电影,其拍摄手法的改变、数字特效的应用、三维动画的采纳、快节奏的剪辑,显示了现代电影视听语言的丰富和突破。其视听结构、场面造型、画面质地、细节设计等迎合了国际电影发展潮流,但也出现了一些脱离故事情节的虚假、炫技的画面。这些质量欠佳的影片既不合乎主流的话语规范,也经不起市场的利益考验,更得不到观众的情感认同和历史的深度检验。

     

        另一方面,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时政题材、农村题材、军事题材、都市亲情题材、伦理励志题材的主流电影,实质却还是沉浸在亦步亦趋、陈旧老套的创作空间中,对历史、现实、亲情、励志予以正说、反说乃至戏说,创作思路僵化,模仿痕迹显豁,叙事方式雷同,图像符号杂乱等,是一些主流电影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传播主流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在于解放思想,创新形式和内容,实现主流文化产品质量的提升,拿出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的优秀文化作品,方能赢得观众的喜欢。

     

        虽然,主流电影在创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年的进步让观众有目共睹。比如《钱学森》《建党伟业》等主流电影在票房和口碑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相对于近年来主流电影艺术创作方面的进步,主流电影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依然有“短板”,不论在形式和手段上都还比较单一,缺乏新的亮点。

     

    要引领大众审美

     

        在投资、生产、发行、放映、消费等链条越来越依赖市场机制的影视文化语境中,中国主流电影固然需要迎合大众审美趣味和市场需求法则,但又不能缺失信仰、放弃担当。“求真、扬善、趋美”的精神不能凝滞和衰竭,人文理想与铁肩道义不能弱化和消失。中国影视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离不开影视行业工作者有良知、有责任的思考与担当。同时,对于一部影片来说,只有制片和创作上的优势并不能取得全方位的成功,科学的发行和营销,也是影片市场化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步。在文化多样化的当下,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显得尤其关键。主流电影的发展只有依靠越来越多影视行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以主流价值观为基准来校正它的市场策略,把艺术的个性化精神融合在大众性的影像语言体系之中,在大众愿意接受的共性和大众自身的个性之间寻找到共生共赢的契合点,才能点燃中国影视业繁荣发展的希望之火。

     

        总而言之,在世界性电影消费现象的带动下,在日新月异的中国电影中,主流电影的市场化已是必然。但是,在日益多样的创作思潮和观影诉求中,它本身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省思。因为正由“生存性”向“发展性”转变的中国主流电影,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主流电影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文艺作品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凝聚奋斗力量,承担社会责任,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