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下的时代性就是现代化与城市化,这与十九世纪中的欧洲、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相似。但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包裹着近十亿农民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变化,于是,这个历程就聚集了更深厚的内涵和魅力。
这组作品叫《他乡》,是我关注城镇化建设里人群迁徙问题的作品。我意图通过摄影呈现中国城市化、现代化里的人文脉络。在画面中,虽然大部分镜头对准的是在广州越秀区的城中村——登峰村(街)居住十年以上的外地农村人,但我们的精神史是相似的。我作为生活在广州二十多年的他乡人,被日新月异的周遭逼迫得拼命前奔,虽然物质上年年递进,但焦虑依旧挥之不去,急迫感让人不能有平和的心境去慢慢体会生活。
再看他们,这些我交往多年的照片中的主角,他们十几年前因家中土地少,无法改善居住条件以及供孩子读书,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挣钱。刚来时,他们一没知识,二没资金,根本没有讲价的本钱,只能干着本地人不愿干的活儿。经过十多年的积攒,大多数人完成了最初的任务,生活变得好了,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大家也都竭尽全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家里老人陪着孩子到县上、镇上去读书,用血汗钱修建的房子却都空置在村里……这些事情让他们开始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在为什么而打拼?
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乡土社会传统让我们的家乡观念非常强烈。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到处都在大挪窝,似乎哪儿都是他乡。我们不再固守在某个城市,人们会为了工作移民到一个又一个城市。我们以后还有没有“家乡”?是不是哪里都是“他乡”?
所有的这些疑问和思索,都不断将这组照片的主题指向“他乡”。这种精神上的不确定性其实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一种状态。我只是期待这组摄影作品能带给更多人对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