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星期六

    从城市的创新本质看智慧城市

    作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副研究员 杨滔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5日 08版)

        智慧城市从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工具的城市智能管理,逐渐扩展到基于信息共享与互动的城市智慧生活,本质都在于城市之所以为城市的创新需求。

        对于智慧城市,我们也许更关注“智慧”而忽视“城市”二字。实际上,城市本身就是“智慧”的物质再现。城市的产生源于:人们需要交流与交易,于是他们在空间上聚集,节省其交通、时间、信任等成本,创新了社会经济组织方式,同时不断地创新发展。作为智慧城市理念的萌芽,数字化生存曾预言过互联网有可能使得城市消失,因为互联网让人们可选择分散式工作和生活。然而事实却是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更多的大城市乃至城市连绵带。因为更为便捷的信息通信方式让普通民众发现更多的创新机会,所以互联网在推动人、资金、物资扩散的同时,也加速了它们在城市空间更高程度的聚集。

        在城市的创新过程之中,先进的信息通信设施和技术仅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信息,以及更为便捷的交流方式,还需要更多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方式才能建造真正的智慧城市。“人”与“机”、“信息”与“物质”之间良好而安全的互通互动机制是关键。智慧城市除了先进的信息通信设施、便民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智能的生产和物流体系、开放而安全的城市数据,还包括鼓励大众学习、使用、创新智能交互功能的政策、机制、标准,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意愿去体验、规划、设计、建造并使用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构筑了普通大众的日常创新平台。大众可以按照各自的想法和方式,便捷而安全地获取并生产信息,智慧地转化为各自的先进生产力,创造各自精彩斑斓的生活,自发地形成城市的集体创造力,以应对人口、就业、产业转型、环境污染等问题。当这种“众筹”模式形成之后,各种具有智能交互性质的政策、机制、标准就会自动完善,形成智慧城市的新文化,即新一代的城市创新文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