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

    行走在丝路

    茶马古道写生记

    作者:张江舟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3日 09版)

        2014年8月22日至9月2日,中国国家画院的艺术家一行27人在队长龙瑞、副队长张江舟和领队高天民的带领下对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进行了为期10天的写生和艺术考察,其中包括龙瑞、张江舟、苗重安、裘辑木、江明贤、舒建新、马国强、张立柱、纪连彬、高天民、曾翔、林荣生、于文江等著名画家和理论家。在此期间,考察队对云南境内的丽江、玉龙雪山、草甸、虎跳峡、香格里拉、普达措、大理、腾冲等地进行了考察和写生。

        本次考察和写生活动是中国国家画院自2011年开始启动的长城、长江、黄河、大运河、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六大美术创作工程”中,于2013年率先启动的“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的一部分。近些年来,中国国家画院致力于中国美术的当代建设,特别把美术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种精神品质来要求。“六大美术创作工程”的策划与实施,就充分体现出中国国家画院的学术担当意识,希望在几年的时间里创作出一批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以文化阐释中国的方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

        丽江地区作为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过渡的云岭山脉的衔接地段,是古代“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东巴文化更是其纳西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考察团选择丽江作为此次南方丝绸之路考察的第一站。

        丽江是东巴文化的重镇。考察团首先探访了这里的东巴文化研究院和东巴文化博物馆。东巴文化研究院的研究员向考察团成员介绍了东巴文化的文字、艺术、宗教信仰等,还请东巴做了现场演示,最后与中国国家画院的研究员一起进行小型座谈,就相关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随后,考察团一行又参观了东巴文化博物馆,通过文字、习俗、信仰等不同展厅的实物展陈,对东巴文化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通过初步的考察,考察队员认识到,作为云南地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东巴文化不仅影响着纳西族及其周边民族的文化与生活,也与汉族的文化与社会习俗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东巴文字与中原汉字源头之一的甲骨文可谓异曲同工,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其同源,但却关系密切。这种认识对于考察团成员深入体会现实与历史的关系富有启发意义。在云南期间,考察团员进行了多次写生,每到一地,考察团员一下车,就开始各自踩点,寻找“入画”的景致。在束河古镇,龙瑞选择了一处有建筑的石头小路坐下来开画,路边还不时有驮着游客上山的马队经过。龙瑞不禁感叹:“这条路以前不知道迎来过多少马帮?”开拓的纳西祖先们用茶马建筑了一座城,如今,马帮的铜铃声继续为人们带来生活保障。龙瑞画好一幅后来到林容生的位置,觉得画面不错,连忙把座位搬来再画一张!

        艺术家写生和创作的激情不仅来自现实场景的优美与生动,更来自艺术家对云南历史与文化的理解与把握。通过这样的考察,艺术家们对云南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与生活有了更宏观的把握和理解,更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增加了全面的了解。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和富有探索精神的民族,丝绸之路(包含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固有的开放和探索精神,也使我们看到了各民族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对于中华民族世界眼光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考察与写生,我们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我相信,中国国家画院的画家们将以其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