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人才源自教育;惠及民生,群众关注教育;践行首善,文明系于教育——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首都答卷”上,教育举足轻重。
一招一式显功力,一文一案有深意,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的教育改革思考不止、步伐不停。
以公平为总起点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深刻阐释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熊晓琳看来,让人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无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呈现”,集中体现了总书记的“教育民生观”。
回望先贤,孔子反复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极力倡导朴素的教育公平观;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了全体学生成功”提升为法律。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认为,用“首都首善”的标准践行“教育民生观”,处于首要位置的就是“公平”二字。教育公平,既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也最能印证和检验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成效。
公平——从教育最本质的立场发端,首都教育改革的总起点、总目标渐次清晰。
从2014年起,北京下最大决心严格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以“两个杠杆”撬动“两个突破”,即以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和整合为杠杆,撬动公平与均衡问题的突破;以入学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为杠杆,撬动素质教育与减负问题的突破。
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黄金机遇期,一张“北京教育新地图”2014年问世。地图上,若干教育“高峰”最终将连成一片“高原”,从而大幅提升优质教育的覆盖率。这张地图履行的,是“建设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孩子在家门口至少上好九年学”的承诺。
依规律创新生态
在北京,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一度让家长们透不过气来。有人说,好学校、坏学校之分,永远是就近入学的死结。对改革者而言,这个“结”躲不开、绕不过。
北京的做法是,彻底改变将中小学校分为三六九等的惯性思维,全面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统筹,强力引导资源过于集中的学校扶持资源薄弱校,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构建教育新生态。
一套组合拳下来,批评声来了。有人担心这些措施会稀释现有优质资源,大大增加优质学校、优秀教师的挫折感,最终影响首都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改革思路,对吗?北京大学教授孙蚌珠认为,教育均衡不是平均主义,其最高境界是实现动态、和谐的均衡,让所有学校和一切孩子各得其所、各美其美。改革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是不是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何为首都教育新生态?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解释,首要任务是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有尊严成长的“绿色”环境。总的思路是,让孩子在学前“玩”痛快,在小学“慢”下来,在初中“宽”一些,在高中“活”一点,步入职业院校“高”上去,接受大学教育“新”起来。同时,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校、校长和老师静下来,一门心思只想如何教书育人。
从实招看真变化
最近,微信上一篇《努力就能上名校吗?》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作者认为,孩子的家庭背景决定接触资源的多少,进而提出,寒门学子上好大学的比例将越来越小。
北京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做法,要解决的就是寻常人家的孩子接受一流教育、共享优质资源的问题。
2014年起,北京市优质高中名额全面取消“推优”“共建生”,全市83所优质高中将拿出统招计划30%的名额,定向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校。当年中考,优质高中录取普通初中校人数是优质高中所属初中的两倍。
面向全市学生的“北京数字学校——学习信息推送平台”上线4个月,累计推送9.5万字、632幅图片、88个视音频,使得全市中小学生共享市区级骨干教师的教学智慧;“在线作文辅导平台”组织330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累计批改作文27189篇,教师批阅评语达397万字。
在备受关注的高考高招环节,北京着力扩大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远郊区县)本科农村专项招生计划,2015年农村考生专项招生计划数是2014年的7倍,招生院校则扩大至所有市属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全市农村考生升入本科一批的比例将得到明显提高。
除了宏观政策的调整,北京还尝试通过“一道题撬动整个教学链”的微观实践,引导一线教师更新观念。权威人士透露,2015年北京中考将全面取消各学科0.2难度系数的题目。这意味着,今后中考将不再设置只为高中选拔“尖子生”的难题、偏题。(本报记者 董城 张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