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教师的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前,看着学校最新发布的2015年科研项目立项清单,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徐亚欧高兴极了:他的科研项目“藏鸡遗传资源调查研究”成功立项。此项目是西藏自治区尼木县主动向学校提出立项的,科研项目与地方需求紧密相连。
近年来,西南民大先后与6个省市的10余个民族自治州和县签订校地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但由于缺乏合作保障的长效机制,校地合作项目难以落地生根。去年,学校在年度科研项目中专门单列了“服务民族地区发展项目”,通过“州县点单、学校下单、教师接单”,使学校的科研更加“接地气”、突出实效。
州县点单:集中力量解决迫切问题
“科研论文束之高阁、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项目存在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西南民大科技处处长蔡伟民说,从2011年开始,西南民大与民族地区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派遣支援专家、互派挂职干部、建立校地联络员制度,让学校与民族地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
“地方点单,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出来,学校再利用科研资源、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蔡伟民认为,这种“先知道问题,再解决问题”的科研模式,既调动了地方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积极性,又给高校科研以明确的指向,避免了高校科研与地方需求相脱节,能“集中力量解决民族地区州县发展中最迫切的问题。”
2014年,学校收到了签订合作协议的地区提出科研问题近百项。翻开学校2015年的服务民族地区发展项目申报指南,不难发现“种养殖技术类”和“资源开发类”的相关科研选题占绝大部分。蔡伟民说,这表明了当前民族地区发展最紧迫的需求,民族高校根据这些需求开展科研工作,顺民意,得民心。
学校下单:树立正确科研导向
从地方政府提出需求,到学校根据需求以及科研开展的可操作性,确定申报指南,再到项目申报、评审、开展——记者从西南民大科技处了解到了“服务民族地区发展项目”组织实施的全过程。科研团队虽然由学校专家、教师牵头组成,但必须吸收地方州县相关研究人员参加,项目结项评审也须由学校和地方政府共同进行。
接收订单、讨论操作性、确定项目选题……从点单到下单,学校通过梳理、整合问题,再结合学校科研特色、布局,把问题变成选题,增强科研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盲目上马”。
“这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正确的科研导向,高校科研绝不能闭门造车。此外,我们在强调高校科研要重视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那么到底怎么重视,‘服务民族地区发展项目’给科研工作一个思考。”学校校地合作办公室负责同志说。
教师接单:让研究深入下去
如何把科研项目做深入、做扎实、出成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申报“服务民族地区发展项目”过程中,专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研究方向、可利用资源等具体情况,比照学校开出的项目指南申报认领科研项目。
“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和项目要求进行权衡,避免了教学工作与科研相冲突、学科背景与研究问题不匹配等许多客观问题。”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肖芒认为,“教师接单”让最合适的人和团队,做最合适的问题研究,也能让科研真正深入下去。
据了解,西南民族大学近期公布了13项“服务民族地区发展项目”,其中包括动物基因育种、食品药品加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多个研究领域,总资助金额达到90万元。目前,所有项目都已完成了申报工作。(本报记者 李晓东 本报通讯员 奚明轩 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