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0日 星期一

    农家书屋“真灵验”

    ——湖北潜江农家书屋成为文化建设重要阵地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严勤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0日 01版)

        4月10日一大早,湖北省潜江市竹根滩镇农家中心书屋管理员邵乐均就忙得不亦乐乎。几天前,潜江刚遭遇了一场极端低温天气,农业部门迅速组织了一批科技书籍和科普传单下发到潜江393个农家书屋,便于农民朋友及时了解灾后抗灾抢种农作物的相关知识,将损失降到最低。

        “书到用时方恨少,需要科技知识就往农家书屋跑。”正在旁边看书的沙街村养猪专业户朱金成说,在外打工多年,一直想回家乡创业,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农家书屋听了一场养猪的专题讲座,又借来相关专业书籍研究后,决定办一个小型养猪场。现在,他的养猪场年出栏生猪300多头,年均纯利近20万元。

        在潜江,393个农家书屋或许装饰不同、门脸不一,但都有一样的标准配置:一间20多平方米的书屋,5个书柜、一个期刊架、一个报架,政治、经济、科技、生活、少儿五类1700册图书,20种报刊,一台录像放映设备和两张书桌及长椅。农家书屋的管理员都是当地政府通过“乡聘村用”的形式,从民办教师中择优录取的。他们的待遇编制问题得到了解决,过去的教学经验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农民传经送宝,推广科技文化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田店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赵波就是其中一员。教了25年书的他,现在和当村医的爱人刘翠平一起,以书屋为家,一个行医看病,一个管理书屋。这个书屋成了全村老少2000多人最常去的地方。

        村民刘林波、周萍结婚几年“没有动静”,赵波夫妇俩将《优生优育》等书籍和光盘推荐给他们看,刘翠平还特地上门指导他们优生优育。“没想到,真的怀上了。”刘林波的父母逢人就说,农家书屋的知识“真灵验”。每年寒暑假,外出务工的乡亲把留守儿童送到农家书屋看书学习,赵波当起课外辅导员免费为大家服务。2012年,田店村农家书屋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会自发地聚集到农家书屋。王场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王玲芳告诉记者,村里每年都要组织开展“读书用书科技致富”“读书学习孝老爱享”“悦读经典净化心灵”等活动,把农民朋友聚到一起。现在,村里打牌的少了,看书的多了;说家长里短的少了,跳舞打鼓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崇尚健康文明的多了。

        以农家书屋为阵地,潜江市陆续开展了“科普示范行动”、“书香门第·耕读人家”示范户评选表彰、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全覆盖、“农家中心书屋”建设试点等系列活动。潜江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洪思介绍,除了科技书籍,党报党刊在农家书屋也很受欢迎,“特别是像《光明日报》这样的报纸,对提升农民文化素养起了很大作用”。

        据了解,在湖北省2014年全民人均阅读指数调查中,潜江在全省17个地州中名列第四。农家书屋在“文化潜江”建设中功不可没。(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严勤)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