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汾河两岸,拜访尧都,瞻仰尧庙,拜谒尧陵。4月15日至16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聚集在山西临汾,溯中国源头,寻华夏之根。
在这块“抓一把泥土都能攥出文明汁液”的土地上,30余位专家学者探寻着尧文化的深厚内涵,掂量着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担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文化学者尹天五说:“帝尧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尧文化所彰显的精神已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成为世代相传的文化与道德的基因,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尧文化是我们应肩负的时代责任。”
“中国”胚芽彰显魅力
哗啦啦流淌的汾河,在这里有一个回旋,旋出一个水波平缓的湖面,被先祖称之为平湖。据考古专家论证,尧和他的部族在平湖北侧定居,古人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也就派生出平阳这个地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陶寺遗址的惊世之现,从聚落形态、社会形态以及文明程度等诸方面,使“尧都平阳”成为定论。
从陶寺往北行30公里,是百姓感念帝尧恩德而“撮土成丘”的尧陵;在陶寺西北30公里处,傲然矗立着尧庙;在尧庙西南3公里处,便是被称为“帝尧故里”的伊村。大家认为,先祖神农氏尝百草将世人带进了农耕社会,帝尧带领先民确定了历法,使农人最早把握了耕作时序,由丰衣足食催生出来古国的雏形。一时间遍地成廓,星罗棋布的国家称为方国,即地方性的国家。方国簇拥着平阳,平阳成为国中之国,出现了最初的“中国”概念。
在陶寺遗址,人们登上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欣赏着测日影的天文观测系统。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合心说,4500年前帝尧在平阳建都,带领民众开凿水井、钦定历法、建立城邦、设立谤木、实行禅让,开启了华夏文明之门。
专家学者们认为,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要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华人来这里寻根祭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认同感。
“古风”绽放时代之花
“尧天舜日”,流传至今已成为祥和幸福、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何谓尧文化?专家学者认为,从文化生成的视角看,是指帝尧以及虞舜、夏禹带领上古先民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文化延续的角度讲,是指数千年来植根于平阳大地、承载着尧文化信息的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成果。而陶寺遗址则是尧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
专家学者们认为,尧道德温厚宽容,达到了“仁之至”“义之至”的境界,影响了数千年。传承这种“仁爱”思想与精神,对建设和谐向上、诚信友爱的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天传承与弘扬尧文化,要做“揖让之德、和合之道、询谋之风、节俭之行”的践行者。
临汾市在尧文化的研究、宣传和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现在从事尧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的地方文化工作者有两千多人,还成立了尧文化研究与开发委员会,创办《尧文化》会刊。山西省社科院院长李中元建议,应尽快建立中国尧文化研究院,建设尧文化主题公园,进一步科学论证尧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秉承历史文化之根,绽放现代文明之花,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强力打造“三尧”品牌
沿着“溯中国源头·寻华夏之根”的路线,专家学者寻觅10万年前在汾河沿岸劳动、生息、繁衍的“丁村人”的踪迹,在尧庙、尧都、尧陵,感悟尧文化的丰富内涵;在羊獬村欣赏4000年以上的“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民俗活动,到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感受“华人老家”绵延不断的浓浓亲情。
如何将“尧文化”打造成为优势文化品牌?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院长张富春说:“要让尧文化从考古、文献中走出来,以媒体传播、乡土教材、电视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形象、生动的再现,让人们能形象具体地感受尧文化。”
对打造“三尧”文化品牌。专家学者建议,借鉴山东曲阜把“三孔”做大做强的做法,把“三尧”(尧庙、尧都、尧陵)的文化品牌叫响做大。
临汾是著名的“剪纸之乡”“戏曲之乡”“锣鼓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在这里有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专家学者建议,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统筹文化要素,打造文化旅游产业。
(本报记者 邢兆远 李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