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港市境内的一些建筑工地以及古河道、古井,甚至古窑址中,人们偶尔可以见到一种粗糙的陶制品出土,其外形粗拙修长、小口鼓腹、通体弦纹、平底有系,普遍高约30厘米,或破损,或完整。这种器物,张家港的百姓乃至江浙一带的民众,均称之为“韩瓶”。
跌落的水瓶,无言的历史
关于韩瓶,历史文献鲜有明确、直接的记载。民间盛传它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军队行军打仗时携带的军用水壶,民国著名史学家邓之诚先生所著《骨董琐记》记述:“康熙丁亥,有渔人掘得瓷罂数百……或谓此韩瓶也,韩蕲王(即韩世忠)所遗,得者遂珍之。”这是目前可见的唯一一条与韩瓶有关的较早的文字记录。
很多人都知道韩世忠率8000精兵,抗击金兀术10万大军,把金军阻截在黄天荡48天的故事。但对于韩世忠当年曾驻军张家港境内的故事却知之甚少。“韩瓶”或许可以揭示那段历史。
翻阅相关史料,《江阴县志》记载:“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兀术率军南侵。”为防止金兵渡江南下,韩世忠与刘光世二人联手率军驻防今江阴至常熟福山一带。当时张家港境内的滨江重镇——庆安(时称石闼市),地处江尾海头,扼江海咽喉,立江防要塞之首,属兵家必争之地。韩家军驻扎庆安期间,将士们用衣服拎土,堆筑用作瞭望的土墩,百姓称之为服拎山,后称茯苓山。相传,韩家军在庆安曾一度粮草供应不足,士兵生活十分清苦。韩世忠夫人梁红玉就带领女兵到附近村野中挖野菜充饥。在庆安南面的朱家弄村附近,她们发现在一片浅水塘中生长着一种叶子翠绿、茎长根白的野芹菜,洗干净一咬,只觉得有一股清香的味道直沁心脾。当得知在青黄不接时老百姓常到水塘边挖此野芹菜充饥后,韩夫人马上带领女兵挖了满满一大竹篮,带回军营食用。后来当地百姓就把它称作“玉芹”,亦称“弄里芹菜”。直到现在,弄里芹菜仍旧是张家港普通家庭的常用菜肴。史书记载结合民间传说,可见韩世忠当年曾驻军在当时的古镇庆安。
至今,在张家港的很多地段,特别是当年沿江一线的古河道及古井中,时有韩瓶出土。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每个韩瓶的瓶颈处都有两个或四个系,显然是用来穿绳子用的,便于提拿。这两个或四个系与瓶身并非一体,而是贴附在韩瓶的胎体上的。这是古代陶器制作时常用的一种称为贴塑法的制作方法,即先用拉坯的方法将韩瓶的胎体塑造好,然后将捏好的两个或四个系紧紧地贴附于胎体的颈部四周,再入窑烧造成形。由于系与韩瓶胎体的结合并非十分紧密,当士兵们穿上绳子从河道或井里汲水时,其中的一两个系一旦松脱,韩瓶就掉了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韩瓶都出土于古河道或古井中的原因。
以英雄之姓,冠文物之名
大凡韩世忠曾驻军之处,包括现江苏、上海、浙江的一些地方,或多或少都有韩瓶这种特殊的器物出土。例如,上海市西郊嘉定区的封浜镇,史载南宋时韩世忠曾驻军于此,1977年出土过一批韩瓶。最具有说服力的,是2002年12月11日,江苏镇江市丹徒镇一建设工地发现一宋代石室墓,墓中出土了韩瓶一只,还有打仗用的石弹数枚及其他一些器物。墓志表明,此墓墓主为死后被追封为“清远军节度使”的南宋抗金将领岳超。墓志还记载了岳超曾跟随韩世忠抗击金兵,后因病去世,葬于润州丹徒的事迹。该墓中出土的器物,应是当年岳超打仗时随身携带的一些物品。史料记载和相关遗迹表明,韩世忠部队确曾把韩瓶作为一种行军、作战装备携带。
韩瓶是张家港境内出土数量最多的一种器物,仅张家港博物馆就收藏了百余件。那么,这么多韩瓶,究竟来自何处呢?1974年12月,就在韩世忠当年驻军的庆安镇不远处,即塘桥镇的滩里村,就曾发现两处保存完好的古窑址。1984年8月由当时文化馆组织进行调查、发掘,发现大量韩瓶层层排列,下面有大量木炭及木头,经鉴定年代为宋代。该窑址距当时的庆安镇中心区域不远,可以推断这就是韩世忠驻军部队烧造韩瓶的窑址。
如今,在当年韩世忠抗金的庆安镇不远的东北面,建成了张家港首家国家3A级景区——东渡苑,在景区内修复了马嘶桥、磨刀桥等与韩世忠相关的古迹。景区的最显眼位置,矗立着两尊青铜雕塑,雕塑中,韩世忠夫妇目光坚定,身披战袍,跃马扬鞭,似要奔赴抗金前线。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