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4日 星期二

    今日书评

    马克思主义美学大成之作

    ——写在卢卡奇《审美特性》全译本出版之际

    作者:邓军海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4日 10版)
    《审美特性》 [匈牙利]卢卡奇 著 徐恒醇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匈牙利哲学家乔治·卢卡奇(Georg Lukács,1885-1971,亦译卢卡契),虽然在国内外现代西方哲学史诸多版本中常常得不到书写,虽然在社会主义世界也曾而且几乎仍饱受争议,但在国际学界,“卢卡奇被公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朱立元等著《二十世纪美学》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第742页),其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则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作品。当代美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批评家杰姆逊(Fredric Jameson,亦译詹明信、詹姆逊),曾这样评价《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里程碑式贡献:如果说有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的话,我认为就是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107页)

        如果我们顺着杰姆逊的思路,寻找同等分量或同样席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著作,则似乎非卢卡奇的《审美特性》莫属。在《审美特性》之序言里,卢卡奇自述了其美学旅程或该书之诞生过程。概括说来,《审美特性》是其50年怀胎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卢卡奇的自我批判之作,也是其一生之宏愿。

        卢卡奇的终生宏愿之一,就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他在序言里说,之所以写作《审美特性》,是要解决当时“马克思主义美学既存在又不存在”的尴尬境况。他说,当他在上世纪30年代,撰文指出马克思主义应当有自己的美学时,当时遭遇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反对。当他在上世纪60年代撰写该书时,虽然关于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早已结束,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公认有马克思主义美学,但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只是“精心搜集和系统整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美学问题的零散言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之经典言论的系统梳理,虽然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足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美学之存在,但不足以称其为美学。于是就有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既存在又不存在”这种尴尬境况,《审美特性》一书就是要一次性地系统地解决这一理论尴尬(《序》第4页)。有学者称卢卡奇为“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诚非虚言,《审美特性》可谓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德国美学家马克斯·本泽(Max Bense)曾这样赞许卢卡奇:“继黑格尔美学之后,当今卢卡奇美学可以称为阐释性美学(Interpretations Aesthetik)的集大成之范例,它表现出与黑格尔概念体系的一种现代关联。”(徐恒醇《译者前言》)就笔者阅读《审美特性》之体验而言,这一赞誉颇为中肯,却仍略显不足。中肯之处在于,《审美特性》的确是“阐释性美学的集大成之范例”,它不仅在横向上阐释了审美与科学、伦理、宗教及日常生活之勾连与分际,而且在纵向上追溯审美之起源及历史发展,可以说凡与审美与艺术现象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审美特性》中找到论述。这一赞誉的不足之处则在于,《审美特性》一书不仅仅“表现出与黑格尔概念体系的一种现代关联”,而且表现出与“人类思想的伟大传统”的现代关联。卢卡奇在序言中说,该书之整体架构和详细论述,都“按照马克思的方法而来的——扎根于亚里士多德、歌德、黑格尔等不仅限于美学著作成就的基础上”。此外,如果致谢只能拣最重要人物的话,他“还要向伊壁鸠鲁、培根、霍布斯、斯宾诺莎、维柯、狄德罗、莱辛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们致谢”(《序》第6页)。无论从《审美特性》的论域之广、视野之阔、体系之严来看,还是就其与“人类思想的伟大传统”的现代关联而言,该书亦可谓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集大成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心怀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基之宏愿,却把自己的思考扎根于“人类思想的伟大传统”之中,这不只显示卢卡奇之气魄宏大,而且极具方法论的启迪。在卢卡奇看来,苏共“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只是强调那些使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思想的伟大传统相脱离的东西”,一味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思想的伟大传统割裂开来,看似在发扬马克思主义,实质则使得马克思主义陷于贫弱。片面强调“脱离”和“崭新”的一大危险就是,“把真正崭新的所有具体事物和规定的无限丰富性限制在抽象的不同上,从而变得贫乏不堪。”故而,卢卡奇坚信:“忠于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就是忠于迄今的现实思想成就的伟大传统。”(《序》第5页)《审美特性》一书,与惯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的重大不同就在于此;而与一般的美学理论著作的重大不同,则在于他是一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卢卡奇看来,这都算不得创新,而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卢卡奇强调“联系”、批评“脱离”的思路,不只表现在他对先哲的态度上,而且表现在他的美学思想上。康德以来的现代美学传统中,日常生活、科学、伦理等非审美活动充当的是反面陪衬,卢卡奇指出,康德开启的这一方法论传统,至少有三点危害:

        1.把资本主义时期的人的异化,不加批判不加分析地绝对化为人的精神生活本身。在卢卡奇看来,现代美学据以立身的“心意能力”知情意三分,究其实,所反映的正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的特定境况,而且是应当加以批判加以改变的异化境况,不应成为美学研究的前提。

        2.导致对哲学对日常生活之遗忘。现代美学传统将艺术和审美态度抬升到理念高度,将其“看成是超越历史的理念”,从而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正如劳动、科学和一切人的社会活动一样,艺术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是通过他的劳动而形成的人们的产物。”(《序》第9页)

        3.导致对日常生活的悲观主义态度。即便有哲学家将日常生活或日常态度纳入理论思考,日常生活在其哲学框架中也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没落领域”,卢卡奇指出,海德格尔笔下的日常生活就是如此。(《审美特性》第27页)

        卢卡奇原定的写作计划十分庞大,《审美特性》只是其《美学》三部曲之第一部。第二部卢卡奇暂拟题为《艺术作品与审美态度》,第三部为《艺术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实难想象,假如卢卡奇完成此三部曲,会是怎样一部“体大虑周”的皇皇大著。单就长达133.5万字的中译本《审美特性》而言,已足以让后辈学者难望项背。可以说,社科文献出版社2015年将此书纳入“社科文献精品译库”,是项极具胆识的学术壮举。该书之出版,不只填补了汉语学界卢卡奇研究的一项空白,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提供了一份里程碑式的文献。而且,作者卢卡奇用50年时间自我反省自我批判来酝酿一部美学著作、译者徐恒醇先生花20年精力孜孜矻矻反复修改一本译著,这一成书过程本身,对当下略显浮躁或日趋浮躁的学术风气,自有其垂范意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