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2日 星期日

    地方戏跟上时代才能“活”得好

    ——由沪剧“抱团突围”引发的思考

    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2日 04版)
    首届上海沪剧艺术节的闭幕演出,茅善玉在讲述沪剧的故事。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沪剧要保持活力就得常常“回娘家”。首届上海沪剧艺术节吸引了众多戏迷观众。图为沪剧《徐阿曾出灯》和奉贤滚灯演出剧照。资料照片

        留住剧种,却留不住观众;保护起来,却没有真正活起来。作家莫言曾说起高密茂腔的“忧伤”——曾经,县里的剧团到村里演出都“一票难求”,可现在“地方党委政府很关注、很努力,但是却没有人看,这样的艺术很难长久”。

     

        文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983年全国共有374个戏曲剧种,到2012年已经减少到286个。而据专家调研判断,这280多个剧种中,“仅有60至80个还能保持经常性演出,拥有较稳定的观众群”,“这就意味着,只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剧种活得还算正常”。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日前闭幕的首届上海沪剧艺术节,7家院团,8下村镇,9台大戏,历时10天,呈现13场演出,戏迷粉丝的热情让沪剧演员们兴奋不已。热闹归热闹,如今的沪剧已不复“黄金时代”。“沪剧没有变化,就意味着死亡。”对于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来说,这根弦一直绷得紧紧的。

     

        新时期,地方戏如何创新突围?作为地方文化代表的地方戏,到底能不能“活”起来?

     

    地方戏的“娘家”是观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地方戏就是一身“土味”。首届上海沪剧艺术节颠覆了观众的印象。20名沪剧界“90后”“00后”学员组成的“快闪”团队,在人潮涌动的上海衡山路上留下惊鸿一瞥,把一首在上海中老年人群中家喻户晓的沪剧紫竹调《燕燕做媒》唱得俏丽多姿。

     

        沪剧艺术节的闭幕晚会同样惊艳全场。多媒体影像加全息投影的舞美设计,满台缤纷。观众赞叹:沪剧也时尚。

     

        沪剧素有“回娘家”的传统。1982年,在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的倡导下,上海沪剧界发起了“沪剧回娘家”活动。今年的首届上海沪剧艺术节是第12次“沪剧回娘家”。在茅善玉看来,“女儿不断娘家路”,新时期的沪剧要保持活力,就得常常“回娘家”,走到观众中去,还得走出新意。首届上海沪剧艺术节就是沪剧界“抱团突围”的一次创新努力。

     

        上海市文联研究室主任胡晓军说:“进入信息化时代,脱胎于农耕社会的地方戏,它的根在消失,地方戏已经过了巅峰期。农民大量变成市民,受众情况更加不乐观。”

     

        剧作家余雍和曾在上海沪剧院担任编剧多年。“不是年轻人疏离沪剧,是沪剧在疏离年轻人。”余雍和认为,不能把沪剧的没落归咎于年轻人不肯走进来,沪剧更应当从自身找原因,以创新求突围。

     

    地方戏的活力在创新

     

        谈到当下地方戏之困,茅善玉认为,首要一点是“创新程度不够”。沪剧在诞生初期的特点之一是“时尚”,但这一基因在当下显然已经弱化。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在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中,沪剧是一个极为年轻的剧种,缺乏我们通常观念中的“戏曲”传统,缺乏古典戏曲表演手眼身法步的各种程式,因此常常会被一些戏曲专家诟病为“戏曲化不够”。需要指出的是,不少地方戏曲剧种的“戏曲化”成了向京剧演出程式靠拢,久而久之,地方戏曲因丧失泥土气息而趋同。而沪剧正因其没有这种传统,反而获得了表现现实生活,刻画身边人物生态心态的极大自由和空间。

     

        在艺术创新上,沪剧几乎是无所顾忌的放肆。毛时安举例说,《芦荡火种》极具创新意识地设计了春来茶馆“智斗”中的三人背躬唱,成为现代戏创作中最为经典的折子,后来被京剧《沙家浜》几乎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沪剧在发展过程中还创造了大量的新腔。丁是娥开创了“婉转优美、绮丽多姿”的丁派唱腔,还和琴师们一起推敲琢磨,发展创造了“反阴阳”“快流水”“反十字调”等新曲调。茅善玉最早吸收借鉴流行歌曲晓畅明快的唱法,丰富了沪剧的演唱方式。在貌似没有传统的艺术过程中,沪剧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传统。

     

        茅善玉告诉记者:“对比以往沪剧创造性强的特点,现在的沪剧却趋同明显。”胡晓军也认为,沪剧要警惕“同质化”现象,唱腔、表演、风格都差不多。尤其是编剧人才、音乐创作人才匮乏,艺术难以突破,表现现代生活乏力等问题。

     

    地方戏保护须“得法”

     

        同质化和创新乏力,不只是沪剧面临的问题。首届沪剧艺术节,是上海沪剧界对“家底”的一次盘查,也是对剧种发展的一次认真的回顾和审视。近年来不少地方剧种都开始“抱团取暖”,探讨人才培养和理论构建,进行了不少有益实践。

     

        刚刚颁出的第25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婺剧名家朱元昊摘得主角奖第二名。梯队整齐的婺剧演员已在近三届的“白玉兰”奖角逐中实现“连中三元”。“婺剧现象”颇引人关注。婺剧是浙江乃至全国生存状态最好的地方剧种之一,现在仍活跃着近百个婺剧团。

     

        “戏曲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对于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应当给予支持,但一定是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基础上,保护须得法。”胡晓军认为,政府支持地方戏,不光是给钱就行,更要让老艺人得到体面和尊重,实现艺术传承,让新进的人看到剧种的前途,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地方戏也要重视理论建设,重视剧本、曲谱、流派源流等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只知道为民众唱歌,如果不在理论上进行总结提炼,在艺术创作中自觉弘扬文学性,剧种的发展就会受限。”胡晓军认为,地方戏的发展,应当警惕文学性不足的问题,一些新编戏的情节设计和人物性格走向过于随意。“地方戏曲必须更多地‘走心’,内外兼修,将文学性和戏曲性结合得更好一些,才能持久地赢得观众。这方面,苏剧《柳如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胡晓军说,“在守住戏剧性并有所借鉴和发展的同时,剧本的文学性和时代性方面再进一步,一部戏就算是立住了。”(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