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2日 星期日

    4月11日,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落下帷幕,多种智能产品琳琅满目:消费者热衷的智能电子产品,业内人士关注的智能硬件设备让人眼花缭乱——

    看电信博览会“秀”智能时代

    作者:本报记者 杨君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2日 02版)
    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某公司开发的一款智能眼镜。CFP
    博览会上的餐厅专用智能机器人。CFP

        能存储10万部高清电影的高密度存储产品、能拍摄监控画面的巡检机器人、能直接将语音转变成文字的输入法……在4月9日到11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简称CITE 2015)上,无论是消费者热衷的智能电子产品,还是业内人士关注的智能硬件设备都让人眼花缭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要落实这些行动规划,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必不可少。智能时代来临,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从第三届电子信息博览会以及同期举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互联网+”,百姓生活更加便捷

     

        在塔普制造的展台前,一款黑色智能眼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戴上它眼前就能出现一个虚拟的小屏幕。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8月,上海一家医院的医生佩戴智能眼镜,将一台手术进行了现场直播,场外医生能清晰地看到手术过程。

     

        利用一副智能眼镜,远程医疗、智慧旅游等智能应用成为现实,这只是“互联网+”从理念走进现实的一个缩影。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表示,电子信息产业是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市场,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推动了万物互联,推动制造业变得更加开放,不断重塑商业模式,影响生产和组织管理,催生出新业态。

     

        遇到“互联网+”,老百姓生活会迎来哪些变化?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认为,从数字娱乐到智慧家庭,从数字医疗到数字教育,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智慧交通到智慧城市,我们已步入智能新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加速深度融合和集成优化,新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孕育形成。

     

        对老百姓而言,“互联网+”带来的是智能便捷的生活体验,而对被互联网改造的传统产业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东文对此深有体会,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开始制造电视机,不靠硬件而靠增值服务挣钱,搞得完全靠硬件的传统电视企业“都蒙了”。杨东文认为,企业必须适应“互联网+”新环境,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在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厉军看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蕴藏着机遇。曙光公司以前专注于计算机硬件生产,而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大数据的应用,曙光正从硬件商向数据服务商转变。

     

    智能制造,工业升级的必然途径

     

        无论是智能汽车还是智能机器人,无论是智能车间还是智能工厂,在CITE 2015的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展区,参观者能切身体验生产如何变得智能化。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智能制造已成为CITE 2015的一个醒目标签。

     

        怀进鹏表示,“中国制造2025”所期待达到的目标,就是通过智能制造和智能化工厂实现企业内部生产的智能化。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关键是把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带来新的企业管理和内部组织框架,有效破解制造业当前面临的难题。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异曲同工,网络技术为其提供了基本的平台支撑,智能机器人则为其提供了设备支撑。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告诉记者,工业4.0时代,我们正经历第二次机器革命,工业革命以来是第一次机器革命,实现了制造机械化,第二次机器革命则要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化。

     

        对于智能制造未来的着力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烈宏表示,我国应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部署高速、宽带、移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此外,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必备基础,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大数据,挖掘价值不忘保障安全

     

        在CITE 2015上,曙光公司展出了一台全球领先的高密度存储产品,这台设备不仅是一个硬件,也是整套数据管理服务系统的一部分。从超级计算机起家,曙光凭借在高端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在全国进行了大数据战略布局,曙光的做法在电子信息技术公司中并不鲜见。如何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看来,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传感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获取的数据越来越多,大数据成为网络时代人类社会的重要资产。厉军表示,无论是智能电子设备,还是智能机器人,这些智能应用的基础是数据。缺少数据,很多智慧型应用都难以实现。

     

        大数据具体有哪些作用?李德毅以智能汽车为例说,汽车智能化后将成为一个大数据发生体,每一次驾驶、维修、刹车都将记录在案,保险公司利用这些大数据能对车主的驾驶习惯、车况进行准确评估,能够做出个性化的保险方案,从而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李德毅预测说,大数据将成为很多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安全存储这些急剧增长的大数据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路径,并为数据的分析应用和互联互通创造了条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涂子沛说,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平台型应用的实现离不开数据层面的互联互通,这都需要利用云技术在数据上实现联网。

     

        厉军建议说,发展大数据产业,仅靠企业远远不够,我们应建立国家层面的大数据战略。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起数据中心,形成良好的数据网络和平台,并支持企业对这些数据进行创新开发,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既能带动产业发展,也能保证数据使用的安全性。(本报记者 杨 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