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2日 星期日

    文明之风浩荡来

    ——山东威海十年文明创建路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2日 01版)
    图为威海风光 CFP

        “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在羊年新春终于花落山东威海。

     

        山清水秀,碧海蓝天。如今,徜徉于威海,你一定会被这儿干净舒适的环境所陶醉;更令人钦佩的,是威海人文明的行为、动人的事迹、美德的力量……通过内外兼修,文明创建犹如一场“幸福风暴”,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行动,让城市的外在更加迷人,内在更有味道。

     

    民字当头:创城暖了民心

     

        “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不是为了争荣誉、拿奖牌。”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说,文明城市建设搞好了,常年工作、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市民,才是真正的受益者。

     

        威海市以“为民、惠民、利民”这一主线,办群众想办的事、办群众身边的事、办群众认可的事,用“民字当头”赢得市民支持,用“以人为本”赢得全民参与。

     

        文明创建中,威海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创城系列民生工程之一。自2013年以来,威海市共投入4.5亿元,综合整治66个老旧生活小区、升级改造9处集贸市场,完成了15条干道、30条非主干道、5条商业大街、60条街巷综合整治,新建公交候车亭20多座,清理探头经营3300多处,拆除违法建筑370多处……仅2014年,就解决群众大大小小身边事20多万件,件件桩桩都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创城暖了民心,更聚了民力。在“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的理念下,成千上万的市民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当起了创城志愿者。目前全市各类志愿服务队就有1200多支,注册志愿者多达25万名,3万多名志愿者与5232名帮扶对象实现长期定向帮扶,形成了一批以长城爱心大本营、助力社区志愿者服务中心等为代表的志愿服务组织品牌。

     

    内涵丰盈:“盆景”长成“风景”

     

        “给每一位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给每一位身边的人一声亲切的问候,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已成为全体威海人的“文明之约”。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让城市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得到最完美地融合,内外兼修,城市文明内涵更加丰盈。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在山东省政府通报的2014年度全省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排名中,威海以326天“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再次荣居2014年全省第一。文明创建中,威海始终坚持最严格的环境保护行动,广大市民也都身体力行,维护身边环境,让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

     

        威海人骨子里流淌的诚实守信、勤俭朴实、仁爱善良的内在道德品质,通过文明创建被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建设“美德威海”“诚信威海”的中流砥柱。

     

        多年来,全市涌现出了一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他们诚实友善、弘扬大爱,传播正能量——

     

        电力职员吕明玉,两次捐髓救助陌生人,播撒生命希望;

     

        水果摊主刘长青捡到10万元巨款,主动归还,拾金不昧;

     

        全国道德模范杨正权坚守诚信经营,捐助困难群众,累计捐赠800多万元……

     

        这些身边好人,是这方道德沃土孕育出的灿烂花朵,更是引领这座城市的精神标杆。“一花引来万花香”,在道德讲堂、道德模范事迹巡讲等活动开展下,广大市民参与道德建设的自觉性被全面地激发出来,“人人争当好人,人人争做好事”的氛围在威海蔚然成风。

     

     长效发力:融入发展常态

     

        “没乱扔垃圾,进两格。”

     

        “乱吐痰罚,退三格。”

     

        “全天没有表现不好行为,进三格”……

     

        “不文明行为退一步,文明行为进一步。”这是环翠区翠竹小学的学生们在文明礼仪课上必玩的一个游戏——“文明礼仪棋”。而这些改自跳棋的棋局,全部由学生自己设计,内容涵盖交通文明、公共环境、言谈举止等多方面的文明行为,让学生在游戏中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文明礼仪教育。

     

        在主题鲜明的文明礼仪课上,用餐礼仪、交谈礼仪等十几种礼仪,通过文明礼仪棋、诗朗诵、文明礼仪操等不同形式,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从小养成文明习惯。

     

        手握来之不易的文明创建成果,不仅是孩子,每一位威海市民都明白,创建不易,保持更难。这绝不是文明提升与发展的句号,接下来更需要以“长效”促进“常态”。

     

        在文明创建中,威海始终坚持边创城边建制,对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长期规范。同时,一系列关乎提升城市人文和公民思想道德内涵的长效常态机制也在逐步建立。

     

        在志愿服务上,建立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服务激励制度,完善志愿服务需求对接机制,形成了涵盖5232名帮扶对象和3万名志愿者的《威海市志愿服务对接台账》。

     

        在诚信方面,扎实推进“诚信威海”建设,推动市法院、质监局等12个单位建立“红黑榜”发布平台,发布诚信企业“红名单”和失信企业“黑名单”,用制度为企业加上了道德“紧箍”。

     

        文明之风浩荡来,威海无处不飞花。随着一条条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必将在威海散发愈加夺目的光彩。(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