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研讨会10日在京举行,参加者有政府官员、智库研究人员、企业家,以及50多位世界各国驻华使节和来自联合国及20多个国际组织的相关代表。
“大家都很关心‘一带一路’建设将怎样推进,还面临哪些问题?”会议主持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用提问开场。其后,参会嘉宾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
政府声音:全国各省区市“都在‘带’和‘路’上,不存在谁缺席的问题”
“有报道说‘一带一路’最终圈定18个重点省,没有点名的就没有纳入,这显然是不对的。”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欧晓理的发言,无异于给全国各省区市吃了一粒“定心丸”。
欧晓理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今后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总纲领,“不存在谁在路上、谁在带上,谁不在路上、带上的问题。”他还提供了有力佐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地方编制本省区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这个要求是全覆盖的,并非局限于18个省区市。因此,各省区市应该按照“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蓝图,立足自身特点,积极寻找参与建设的契合点。
欧晓理指出,《愿景与行动》的发布,象征着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从做好顶层设计转到继续加强规划、具体推进、务实合作并行的新阶段。
下一步我国将与沿线国家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欧晓理归纳为八个方面: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形成中国-波罗的海、中国-波斯湾、中国-印度洋三个通道;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优化贸易结构、培育贸易新增长点;大力拓展产业投资;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拓宽金融合作领域,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密切人文交流合作,推动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加强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合作;全面推进海上合作。
他还透露,目前已确定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三个一批重点合作项目”——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突破口,以产业合作、产能合作为重点,大力推进一批在建重点项目,力争新开工一批重点项目,主动推进并力争签署一批新的项目合作协议。
智库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应“摒弃‘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思维,在增信释疑基础上推进合作”
一年多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便开始了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研究,用智库声音帮助政府科学决策。研讨会上,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发布了题为《“一带一路”:促进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乃至世界的共同需要,不但有利于促进经济繁荣、区域合作,更能够加强文明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因此,“应摒弃‘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思维,在增信释疑基础上推进合作”。
如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开拓、合作发展,是报告的主要着力点。研究团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以“五通”为首要任务,推进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合作,形成共赢新格局;以经济合作发展为第一要义,促进各国人文交流,广泛开展丝绸之路特色旅游和文化艺术合作;加强沿线各国生态环保合作,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构建可持续的区域安全机制,共创安全环境,实现持久和平。
海外关切:“一带一路”是一个需要执行的愿景,也是一个需要建设的项目
“我要向习主席致敬,感谢他提出了‘一带一路’概念。”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的发言充满热情。令他激动的是,丝绸之路“过去只是历史故事”,现已成为加强各国互联互通的“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
“一带一路”推进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马苏德·哈立德指出四点:应通过人文交流,加强沿线各国彼此间的了解;各国应统筹协调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区域合作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银行和货币方面的合作;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马苏德·哈立德还介绍了“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情况。“两年来中巴达成了广泛共识,相信这种合作的精神会继续指导我们前进。”在马苏德·哈立德看来,“一带一路”是一个需要执行的愿景,也是一个需要建设的项目。“我们愿意和中方共同建设,确保它在未来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企业信心:“以全球化战略思维和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企业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如何?有什么心声建议?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孙智勇为企业家们“代言”。
华能集团的海外发展之路,是中国优秀企业“走出去”的缩影。“‘一带一路’给我们带来了壮大发展的好契机,我们会积极投身,以全球化战略思维和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孙智勇表示。他还结合自身实践,建议国家完善海外项目资源整合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外投资指引和风险警示,引导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好海外投资;建议国家鼓励和引导国内电力企业组成“走出去”联盟,联合出海,共同抵御风险;希望沿线各国政府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为中国企业提供政策便利、准入支持。
欧晓理对企业呼声给出回应,他指出中国政府会考虑深化“走出去”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简化审批手续,一方面加强指导协调,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王斯敏)(更多内容请见光明网网上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