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0日 星期五

    记者传真

    巴黎咳嗽 伦敦窒息

    作者: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10日 12版)
    图为布鲁塞尔人用木柴烧壁炉取暖排出的烟雾。本报记者 刘军摄

        巴黎咳嗽,伦敦窒息,布鲁塞尔得眼疾……这是近日西欧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大致勾勒出的一幅形象的画面。

        4月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此时恰逢复活节假期,人们纷纷外出旅行,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天,西欧地区连续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给早春的西欧蒙上了一层阴影。

        巴黎空气检测部门8日已将空气污染级别确定为8级(共10级),并采取了在巴黎大区减缓车速的紧急措施。据悉,若空气污染指标超过每立方米80微克的“警戒线”,巴黎大区将采取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如在更大范围内限制车速、减少工业生产、减少农田翻耕和施肥等。如果空气污染持续多日,巴黎大区还将采取交通错峰出行等措施。空气污染问题甚至成为近日法国政坛辩论的主题。巴黎市长伊达尔戈联合巴黎地区社会党负责人,与生态部长罗雅尔激烈交锋,要求政府“从现在起采取保护空气质量的行动”。

        伦敦空气检测部门称,欧洲大陆的空气污染给伦敦带来一股热气流。伦敦已将空气污染级别确定为7级(共9级),并建议年老体弱者,尤其是有呼吸道系统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据比利时气象部门预测,比利时的空气污染程度已经达到6级(共10级),但比利时目前还没有采取任何防污措施。

        法国气象部门和空气检测部门认为,此次“春季空气污染”主要源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翻耕施肥过程中产生的细微颗粒物。在法国,农业和饲养业是产生细微颗粒物的主要原因,占污染源的90%,其他污染源主要是车辆排污。

        实际上,欧洲遭遇空气污染已经不是新鲜事。空气污染尤其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直接危害。比利时有关部门在今年1月提交的一份空气质量研究报告显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比利时空气中含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天数达到五分之一。在布鲁塞尔、安特卫普和列日三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每年有5%的死亡诱因是长期置身于被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环境中。欧盟的报告认为,比利时每年有1.3万人的死因与可吸入颗粒物直接相关。还有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容易造成大脑系统疾病,甚至诱发自杀。世卫组织在2013年已将“可吸入颗粒物”列入“肯定能够致癌”的名单中。

        欧洲人的环保意识也非与生俱来。1975年,当时的欧共体通过了第一项防治空气污染的法规——汽油硫含量指令。20世纪80年代,由于欧洲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加剧,欧洲人逐渐加强了空气污染立法,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考虑的范围内,包括进行废弃物管理,防治噪声、化学品、水和空气污染,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预防和治理环境灾害等。目前,欧盟针对气体和粉尘排放共通过了近20个法规和指令,针对臭氧层保护通过了9个公约和决定,并就成员国在空气污染防治合作方面制定了多项法规。

        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不仅各种生产部门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一些问题上甚至达到一荣俱荣、一衰俱衰的程度。空气污染更是没有国界。据欧洲空气检测部门分析,此次“春季空气污染”让伦敦感受到了“来自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工业企业排出的污染粉尘颗粒物”,而比利时和法国受到了东部内陆地区“送来”的德国和波兰的工业粉尘的影响。由此看来,防治空气污染仅靠一国之力是无法真正完成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本报布鲁塞尔4月9日电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军)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