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了运动员的重担,摆脱了体制的束缚与期望的压力,重新做回一个普通人,去选择自己愿意过的人生。这对刘翔,也是一种重生。
4月7日,在与伤病抗争了32个月之后,刘翔终于作出了艰难的决定,彻底告别了这条曾经给他带来荣耀和伤痛的110米赛道。这位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冠军在宣告退役的微博长文《我的跑道!我的栏!》中写道:“从今天起,我将结束我的职业运动生涯,正式退役。这是自己反复深思熟虑,最终做出的决定。虽然不舍,虽然痛苦,但我别无选择。”
或许,对于31岁的刘翔来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选择退出,难免有些壮志未酬的悲壮之感。但对刘翔的整个人生来说,这个决定无疑是成熟与慎重的,是理性与负责的。一个为运动本身而生的运动员,本不该为国家荣誉与公众期待背负过重的包袱,尤其是在面对不可抗拒的身体伤痛时,就更该实事求是,理性做出选择。这些年来,随着国民心态渐趋成熟与理性,公众逐渐摆脱了对体育举国体制的迷信,少了对金牌至上的崇拜。尽管对于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体育健儿,人们依然欣喜于他们带来的伟大荣光,但在成败的问题上,公众更多了一丝人性的关怀与理解,少了偏狭的功利与浮躁。因此,刘翔选择在这样的时候退役,其实也是最好的时刻。
从刘翔宣布退役后的公众及舆论反应可以看出,人们似乎都松了一口气。人们纷纷在网上留言祝福刘翔,媒体对他在雅典奥运会上展现的伟大荣光表示了真诚的感谢,至于北京奥运会上退赛和伦敦奥运会上的摔倒,人们也释然地表示,一切皆会过去。在迈过而立之年以后,刘翔终于用退役给自己松了绑,卸下了运动员的重担,摆脱了体制的束缚与期望的压力,重新做回一个普通人,去选择自己愿意过的人生。这对刘翔,也是一种重生。
重生的刘翔或许将开启与原来的人生截然不同的一扇门。对于未来去向,刘翔在退役微博中就称,要“做一些对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和提升国人健康体质有利的事”。在最近两年的两会上,刘翔提交的提案,也包括了“开门办体育 让体育回归生活化”。成败皆起于竞技体育的刘翔,对于中国体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或许有自己更深刻的领悟。这几年,全民健身空前火爆,跑步很热,马拉松很火,体育健身开始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当体育开始回归到强健体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上,这既照亮了无数人健康的前程,也为刘翔施展体育才能开启了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