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环保监管的‘眼睛’已经安到了最基层。”日前,记者走访四川成都乡镇街道,发现全市317个乡镇街道实现了环保机构全覆盖,并延伸到村和社区,建立健全了全市一体、标准一致的基层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都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域实现环境保护管理网格化、标准化、系统化、全覆盖的特大城市。
镇上有了“环保办”
“我们单位的环保资料不齐全,能不能到你们那儿去找?”隔三岔五,成都龙泉驿区柏合镇环保办主任罗燕就会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其实,不单这样的咨询可以求助基层环保办,辖区环境隐患梳理、企业排污摸排、环境投诉纠纷解决、水源地保护等也归他们管,“别看我们这里是基层环保办,管的事一点都不少”。
罗燕告诉记者,在没有成立镇环保办之前,柏合镇的环保工作基本上是空白,都是在城管等工作之余兼顾环保,现在不一样了,环保办有专门的机构、人员,环保专干中不乏生态专业的研究生,所有办事人员都是经过相关环保知识的培训后才上岗的。此外,能够尽快掌握镇上的排污情况,村组上的环保监督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手和眼配合好了才能把工作做好。”罗燕说的“手”是有执法权的龙泉驿区环保局,而“眼”则是环保监督员。
柏合镇环保办只是成都市基层环保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成都在乡镇(街道)设立的环保机构,有的叫环保办,有的叫环保所,有的叫环保科,但都是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的独立内设机构。这一改革是把环保责任落实到了乡镇一级的政府,是环保体制机制改革的一次大探索。
全力弥补“先天不足”
成都位于盆地地形底部,雾多、静风频率高,导致了污染物不容易扩散,这让成都的大气环境容量“先天不足”,因此成都必须花更大的力气开展污染治理。
去年,成都印发了《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深入开展燃煤锅炉污染清理整顿工作和餐饮业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建成机动车环保检测站工况法检测改造。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增加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大气污染治理,并从2014年1月1日起实行了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警,努力实现大气污染从事后被动治理向科学预测、事前防治的转变。
在这样的重拳出击之下,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014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23天,优良天数比例为61.1%。与2013年相比,优良天数增加91天,优良天数比例上升24.9个百分点。
成都市早已强制关停市区(包括郊县)全部煤矿,全民退出煤炭生产行业之时便决定推进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营造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自“十二五”以来,成都通过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761个项目,同2010年相比,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11.99%、二氧化硫同比下降1.58%、氨氮同比下降15.52%、氮氧化物同比下降10.25%,给城市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
双管齐下治水
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治水成为成都环保的重中之重。
在天府新区,集防洪、灌溉、生态、景观等为一体的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加快建设。兴隆湖湖区北面约1公里为兴隆镇城区,西面约300米为天府大道南延线,鹿溪河自湖边流过,湖区北面300米为规划拟建的鹿溪河泄洪河道。三个月后,做到“文态、生态、形态、业态”四态合一的兴隆湖将正式对外开放。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成都正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促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创新,率先开始实行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制度。
“我们在全市各个区(市)县设立了34个考核断面,每月对入、出境断面进行水质监测,在2014年还首次将总磷纳入扣缴指标。”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如果出境断面的水质低于入境断面,该区(市)县将会遭到市财政年终结算时的资金扣缴。超标越多,扣得越多。“2014年,成都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全年累计扣缴2730万元。”而这些扣缴的资金已全部用于去年成都的水环境治理。(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